之后逐渐被曹操清理出决策层一次叛
2023/10/12 来源:不详程昱在大家的印象里,是曹操平定天下的重要谋士之一,尤其在曹操崛起前期,可以说如果没有程昱为曹操决断,曹操容易依附于其他势力,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曹家天下了,可是在曹操后期,程昱几乎就消失了,而且曹操对于程昱也有了打压和防范之心,程昱对于曹操的崛起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曹操最后为何要有意打压程昱呢?
我们先来看看程昱在未投效于曹操之前的经历,他是东阿人,在兖州境内,当初黄巾动乱之时,东阿县丞王度造反,结果东阿城内百姓官员大多逃到山上去了。
《三国志.程昱传》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当时程昱就建议坚守城池,但是官吏和百姓都不愿意回去,所以程昱就耍了一个心机,“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程昱派几个人装扮城黄巾军,直接把百姓官吏都吓会东阿城了,等到王度带兵过来的时候也就占不到便宜了,这里可以看到,程昱是一个有谋略且有手段的人,总有办法实施自己的计划。
后来刘岱出任兖州刺史的时候,就征召程昱,结果程昱拒绝了,因为程昱看清了刘岱的为人,刘岱一开始是和袁绍公孙瓒都交好的,只是袁绍公孙瓒开始死磕后,双方必然要求刘岱站队了。
《三国志.程昱传》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瓚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瓚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瓚有隙。瓚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当时刘岱虽然犹豫,但是他是倾向于听公孙瓒的话的,毕竟那时的公孙瓒实力强大,还是刘岱征求程昱建议后,才决定拒绝公孙瓒要求的,这也是程昱看不起刘岱的原因,给刘岱提议后,程昱也没有辅佐刘岱的意思,很简单,当时袁绍公孙瓒尚未分出胜负,刘岱却想着听公孙瓒的话,这显然是明确站队公孙瓒了,那就是妥妥结怨于袁绍,而公孙瓒在远处,袁绍和自己临近,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而拒绝公孙瓒是一种相对保持中立的局面,给自己留有后路,无论日后袁绍公孙瓒谁打赢了,刘岱就还会有和人家和谈的条件,这都看不清的话,那么刘岱就无法令程昱臣服。
《三国志.程昱传》太祖临兗州,辟昱。昱将行,其乡人谓曰:「何前后之相背也!」昱笑而不应。
这也就是为何在刘岱之后,程昱果断去辅佐曹操的原因,曹操是潜龙,这对于程昱来说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而且程昱是那种选择之后不后悔,从未动摇过的人,也会帮助曹操走出至暗时刻的人。
《三国志.武帝纪》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
这是大家熟悉的事件,也就是在曹操征讨徐州的时候,吕布祸乱兖州,是程昱主导保住了兖州仅有的三座城池,让曹操撤军后有一个立足之地,值得一提的是,程昱是在初平三年才投奔曹操的,兴平元年发生了吕布攻入兖州的事情,也就是说程昱在曹操账下才一年多,就时间而言,他还谈不上曹操的死忠,当时曹操是让荀彧留守大后方。
《三国志.荀彧纪》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
可以说在兖州各郡县大多叛乱响应吕布的局势下,程昱完全可以投降或者保持中立,但是他都没有,而是选择了为曹操保留根基,这也是为何曹操此后时程昱为自己心腹的原因,经历此事件,曹操能够看出程昱是忠于自己的,最起码在曹操早起崛起阶段是忠于自己的,在程昱多被攻讦时候,曹操仍然能够坚定不移的信任程昱,根本原因就是,两人在局势最危急的时刻一步步走了过来。
《三国志.程昱传》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兗州反,赖昱得完三城。於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昱性刚戾,与人多迕。人有告昱谋反,太祖赐待益厚。
包括后来程昱力劝曹操不要去依附袁绍,因为兖州在经历过曹操吕布长时间的战争后,已经破败不堪,曹操是打算投奔袁绍的,可以说,曹操有此想法就已然是有放弃争夺天下的心思了,心灰意冷是曹操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好在程昱及时连劝带骂,让曹操清醒了,不然的话,何来后世的曹家天下。
也可夸张的说,没有程昱就没有曹操的崛起,那么为何程昱后被曹操有意打压呢?因为大家很容易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程昱其实不是单纯的谋士,他也是手里有兵权的武将,别的谋士官职主要是文官,可是你看程昱的官职就会发现有点不对劲啊,东中郎将、振威将军、奋武将军、卫尉,死后还被曹丕追赠为车骑将军,这显然是武将的升迁线啊!
我们知道曹家的天下多半是曹氏宗亲子弟打下来的,所以曹氏宗亲掌控着大部分兵权,在曹操前期打天下的时候,可以不计较程昱手里握有一部分兵权,可是到了建安十三年这个节点上,就不同了,这一年,曹操在彻底平定北方袁氏集团后,率军大举南下,支取荆州,平定孙刘也是指日可待,所以有些人手里的兵权在曹操眼中就有些碍眼了。
《三国志.程昱传》是后中夏渐平,太祖拊昱背曰:「兗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宗人奉牛酒大会,昱曰:「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
曹操和程昱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间对话向来都是点到为止,话背后的意思虽然没说出来,但是两人都明白,曹操为何在官渡之战后不对程昱说,在平定北方后不对程昱说,偏偏是在拿下荆州,眼看就要渡江灭掉刘备孙权的时候说,因为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论实力而言,刘备孙权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天下一统指日可待,曹操的话,意思是当初没有程昱也就不会有曹氏的今天,程昱的功劳已经够大了。
何况到了建安十三年,程昱已经67岁了,他比曹操还有大14岁啊,曹操的话也是在提醒程昱,你这么大岁数了,还手里握着兵权干嘛?有程昱牵头,曹操日后才方便从其他人手里收回兵权,这也减少内部发生叛乱,稳定内部的一个办法,这里曹操有意打压程昱,主要还是冲着程昱手里的兵权,而不是冲着程昱这个人去的。
当时程昱是在荆州的,不知道他有没有跟随曹操到赤壁前线,个人感觉他是没有去的,毕竟当时曹军被孙刘联军追击的很惨,以程昱那么大的岁数,可能在撤退的路途中就挂了。在这里多说一点啊,有关赤壁之战的经过,参战三方是各执一词啊。
《三国志.武帝纪》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三国志.先主传》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吴主传》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
曹操说:我只和刘备打了,战局不利,加上军中发生疫情,我主动撤军了,刘备:曹操是我打跑的,船是我烧的,孙权:屁,明明是我打跑的,船也是我烧的,你这大耳贼!
个人还是比较相信孙吴的记载,原因很简单,曹操撤军不可能仅仅是因为疫情,如果是那样,那需要多大的疫情才能重创此次南下的曹军加上投诚的荆州军,毕竟此后曹操以无力发动大规模主动进攻,后来打马超,打刘备,都是曹操被动防御,而非主动进攻,曹操必然是在战事上遭遇大败,那么孙刘联盟核心主力还是孙权一方的军队,刘备要是有这战力,还用球孙权联盟,自己打就好了,还可以独占荆州,没必要给孙权留下口实了。
而后最值得一提到就是在曹操率大军去征讨马超之时,河间爆发的一次叛乱,将程昱推到了风口浪尖。
《三国志.程昱传》太祖征马超,文帝留守,使昱参军事。田银、苏伯等反河间,遣将军贾信讨之。
乍一看也没什么,不就是有人趁着曹操率大军出征,趁机发动叛乱嘛,可是这次叛乱对于曹操集团来说是有些地动山摇的。
《三国志.常林传》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
也就是说田银、苏伯发动的叛乱,已经影响到了幽州冀州两大州,如果不立刻剿灭的话,那势必会造成燎原之势,很可能会波及河北四州,那时曹操还深陷西线战场,马超要是给力点,知道曹操后方起火,必回死死咬住曹军主力,那么这场叛乱对曹氏集团所带来的影响就会指数级增加。
《三国志.杨阜传》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
《三国志.曹仁传》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太祖西征关中,田银反河间,比能将三千馀骑随柔击破银。
曹操为此都想要暂时不理睬和马超的战事了,直接撤军去平定叛乱,曹仁在赤壁之战后,主要驻防在南方,遏制刘备势力的北进,可是他也被调到河间战场去平定叛乱了,鲜卑也是派了骑兵帮助曹氏集团军平叛,可见这次叛乱的影响,绝不是一次普通的小型叛乱,是有可能发展成为动摇曹氏集团根基的叛乱。
那么田银、苏伯的叛乱和程昱有什么关系呢?
《真诰》田录,魏武帝时为程昱参军,后为河间太守,反叛,为阎柔所破尔。
这里要说明一下,《真诰》并非是史书,其作者为南朝道士陶弘景,其内容不一定是实事,但是也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其中记载的田录应该就是田银,应该是记载出错,我们暂且以田银为准,也就是说田银曾是程昱的手下,那么在曹操带大军出征,这个时候程昱曾经的部将带兵造反了,这必然会引起众人的猜忌,包括曹操,那时的曹操已然无法想兖州之乱时那么无条件相信程昱了。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程昱是留守后方辅佐曹丕的,曹丕也多了一个身份。
《三国志.武帝纪》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
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开始自置官署,换句话说就是曹丕从此开始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培养自己的势力了,要说程昱自己想造反,曹操可能还不会相信,毕竟他已经那么老了,也没有深厚的根基,还是个聪明人,曹操也没打算对他动手,程昱没有足够造反的动机,但是曹丕不同啊,当时曹操尚未称王,曹丕也不是曹操明确的继承人,如果说田银、苏伯发动的叛乱是曹丕授意程昱策划的呢?这绝对是曹操会联想到的事情,只是不能确定。
《三国志.程昱传》文帝践阼,复为卫尉,进封安乡侯,增邑三百户,并前八百户。分封少子延及孙晓列侯。方欲以为公,会薨,帝为流涕,追赠车骑将军,谥曰肃侯。
而且曹丕对程昱的态度也似乎很不错,刚继位就恢复了程昱的卫尉职衔,其死后,曹丕也是表现的极为悲痛,程昱辅佐曹丕的时间可是远远不如辅佐程昱的时间,主要是,田银、苏伯反叛动静之大,也的确容易被曹操所猜忌,毕竟在权力之下,亲情显的没有那么重要。
程昱则在这次叛乱事件的处理中,对曹操释放了自己清白的信息,也就是在如何对待投降的叛军问题上。
《三国志.程昱传》贼有千馀人请降,议者皆以为宜如旧法......众议者曰:「军事有专,无请。」昱不答。文帝起入,特引见昱曰:「君有所不尽邪?」昱曰:「凡专命者,谓有临时之急,呼吸之间者耳。今此贼制在贾信之手,无朝夕之变。故老臣不原将军行之也。」文帝曰:「君虑之善。」即白太祖,太祖果不诛。太祖还,闻之甚说,谓昱曰:「君非徒明於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对待投降的叛军,大多是人都说杀了拉倒,只有程昱说不能杀,但是在大家面前,程昱没有完全说明自己的意思,后来曹丕追出来,程昱则表示这事最好要让曹操来处理,如果这是一次很平常的叛乱的话,曹丕说杀也就杀了,曹操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可是田银、苏伯的叛乱,因为人物关系和爆发时间比较敏感,所以程昱的话背后的意思就是,让曹操决定杀还是不杀,不然自己杀了,有灭口的嫌疑。
《三国志.程昱传》魏国既建,为卫尉,与中尉邢贞争威仪,免。
后来发生了程昱邢贞争威仪事件,程昱因此被罢免,个人深切怀疑,这就是程昱主动请辞的一个手段,也给了曹操一个相对合理的罢免程昱的借口,毕竟不好直接罢免。
总的来说,曹操对于程昱,早起是极为信赖的,可是到了后期,曹操越发后了君主的地位,他考虑事情也就要从帝王的角度出发,那么对于程昱这样非宗亲却有谋略又可以带兵的人,多少是有些忌惮的,对其的猜忌之心也是越发沉重,而且在建安十三年那个节点时间之后,程昱也就基本上没有做出过左右曹氏集团发展的谋划,虽然在后方可以予以高官,但是程昱已经被曹操从决策层清理出去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三国志.程昱传》《三国志.荀彧纪》《三国志.杨阜传》《三国志.曹仁传》《三国志.常林传》《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真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