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村镇变省会,哈尔滨如何逆袭
2025/2/10 来源:不详清朝村镇变省会,哈尔滨如何逆袭?
哈尔滨,被誉为“冰城”,是黑龙江省的省会,位于黑龙江省的南部,与吉林省相邻。其地理位置在松嫩平原的东南边缘,松花江中游,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气温严寒且多雪。
春秋季为过渡季节,持续时间较短,夏季凉爽宜人。
完颜阿骨打在年领导女真部落反抗辽国,以“宁江州”、“出河店”之战大败辽军十万人。翌年,他宣布建立金国,并将首都设在会宁府,即今天的哈尔滨阿城区。
作为金朝的上京,会宁府在金太宗即位后进一步升级,采用了北宋汴京和开封的建筑风格。
金朝在短短数十年间,先后灭辽、北宋,领土迅速扩张。然而,到金贞元元年,金朝皇帝完颜亮野心勃勃,计划消灭南宋,统一全国。
为此,他将国都从阿城迁至中都,并对上京会宁府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烧毁。
年(乾隆二十一年),清朝在阿城设立阿勒楚喀副都统,归吉林将军管辖。吉林将军的驻地在吉林城,阿勒楚喀副都统是七个副都统之一。
当时的哈尔滨只是一个沿江小镇,与现今的大城市规模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哈尔滨是如何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东方小巴黎”的呢?
清朝发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历经数度战乱,最终统一了南明,成为了全国的主宰。然而,清朝的初期统治者为了避免中原人对东北产生威胁,实行了柳条边禁令,使得东北成为了清朝的一片净土。
清朝坚决禁止中原人进入东北,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稳定。
清朝咸丰朝后期,内外交困,无奈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沙俄。
这一区域人口稀少,便于沙俄的掌控,这也成为了沙俄能在此获取利益的主要原因之一。
清朝深刻意识到,如果不在东北地区大量增加人口,那么沙俄早晚有一天会把剩下的一切都据为己有。这可是清朝的“根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舍弃的。
而哈尔滨这个地名,则是在清朝的中后期出现的,大约是在嘉庆和道光之后。当时,随着中原人向东北闯荡,哈尔滨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加。
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和江苏等省份的大批中原人涌入东北,在这片广阔的地区扎根生长。闯关东的路线有两种:一种是陆路,从山海关、喜峰口和古北口等长城各关口出关,进入辽沈地区;另一种是海路,从山东半岛乘船到辽东半岛,由烟台到大连只需一夜时间。
在清朝时期,为了安置那些“京旗闲散”,从道光五年到道光二十七年(年-年),人们伐木修建了三座城市和二十四座旗营(总共个旗屯),其中在哈尔滨市区就有13座。
这些旗屯隶属于东官所右翼的各个旗营。
年,沙俄选择哈尔滨作为铁路工程局的所在地,这也是哈尔滨城市的起源。从哈尔滨出发的铁路线,东边可以抵达海参崴,西边可以到达赤塔。
沙俄和其他欧洲移民开始大量迁徙至此,使得哈尔滨成为当时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埠。在上世纪初,哈尔滨的外国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16万,显得非常“洋气”。
历经百年发展,哈尔滨东部已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高铁网络四通八达,更是亚欧大陆桥上的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