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不了批评的陈凯歌,还能拍出下一部霸
2022/9/24 来源:不详白癜风封闭针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610/9049399.html
《演员请就位2》中,李诚儒评价了两部影片:
“《霸王别姬》,我看了好多遍,但这个标准太高了,后来受评论影响,《无极》等片子都没看。”
这句话背后,是极其奇特的一幕景象。
中国最毫无争议公认 的电影《霸王别姬》和中国评价最两极分化争议 的电影《无极》出自同一个导演之手——
陈凯歌。
你当然知道这个名字,但却不一定知道他的一生,有着怎样恢弘的创作历程。
文艺时代
“你怎么会不激动呢?”
年,年仅32岁的陈凯歌就拍摄出了自己的电影长片处女作《黄土地》。
《黄土地》一出,气势磅礴的黄土地、气象万千的黄河、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就震撼了电影界。
女主角薛白后来回忆道,陈凯歌身上有种英雄气质,是一个学生气很浓、特别抒情的人,很容易激动,而且经常会情绪饱满地念诗。
一次在榆林陈凯歌和薛白聊戏,说到一个什么地方,他很激动地问薛白:“你怎么会不激动呢?”
年,意气风发的陈凯歌拍出第二部影片《孩子王》。
电影上映后,一举获得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 摄影奖、 美术奖。
“电影教父”吴天明看完后对张艺谋说过:“咱们还拍啥啊,这差的也太远了。”
由影片中因为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思考,更使其获得年第四十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教育贡献奖。
年,陈凯歌的利用为数不多的外资拍摄出了《边走边唱》。
《边走边唱》包含着陈凯歌很大的野心,不仅有着陈凯歌一贯的历史批判、文化反思的深层次意义,还将其象征性、寓言式、民俗化的风格发挥到了 。
但拍摄此片之前,陈凯歌有两年时间不在国内,异化的生活体验却想表达心中的乡土回忆,加之故事性的过度缺失,使得全片整体风格显得僵化而乏味。
当时被邀请观影的编剧芦苇就评价道:“陈凯歌当导演可以,但 不能让他碰剧本。”
这部陈凯歌 时期的收官之作,同时也被视为第五代电影的落幕之作,最终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重失败。
陈凯歌的前三部电影,分别改编自作家柯蓝散文《深谷回声》,作家阿城小说《孩子王》,还有作家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
按照今天的标准,这三部作品文学性极高,故事性极弱,属于最不适合改编的那一类作品。
在30年后的年,爆火的《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原著作者紫金陈就是另一个反面,对于故事性极度重视,对于艺术性要求偏低,用紫金陈自己的比喻:“原著是改编作品的毛坯房”。
但是早在30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看重原著作品的故事性。
时代
“这是一个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间”
这个人就是徐枫。
徐枫,中国 女演员,和胡金铨导演合作拍摄过很多经典的影片,其中 的就是《侠女》。
《侠女》摘得第28届戛纳 技术和视觉效果奖,这是中国人 次在戛纳电影节获奖。但是转行做了制片人的徐枫却不甘心中国人只能拿技术类奖项。她希望中国人有一天,能拿到金棕榈。
这个想法这次终于有机会实现了,《边走边唱》失利后,很少有人还敢投资让陈凯歌拍电影。但是徐枫仍然决定让陈凯歌来拍。
那时的陈凯歌没有太多选择,接受了这一任务,这本由香港鬼才作家李碧华写的书,终于要被拍成了同名电影——《霸王别姬》。
陈凯歌找到了编剧芦苇进行改编,芦苇同意了但是提出了一个条件:“可以提意见,但是剧本一个字不能碰。”
陈凯歌爽快地答应了,这也是他创作生涯中几乎 一部没有编剧署名的作品。虽然陈凯歌没有写,但在芦苇剧本创作的过程中也给出了大量意见。
而在剧本初稿还没有完成的时候,陈凯歌就已经着手找演员了。而最关键的演员,就是程蝶衣这一角色。
多年以后,陈凯歌回忆自己在酒店给张国荣讲述情节,是越讲越没有底气,怀疑一个说粤语的演员能否真正理解这个故事。
可是讲完后,张国荣站起来和陈凯歌握手说道:“谢谢你为我讲的故事,我就是程蝶衣”。
将近30年后,陈凯歌在北京电影学院说道:
“这是一个令人汗毛直立的瞬间,是我确定演员的漫长拍摄生涯中 一次。”
这也是无数影迷后来看到《霸王别姬》时的感受,那配乐一响起,那装扮一回忆,就会感到“汗毛直立”。
年,《霸王别姬》上映,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让中国电影站在了世界的舞台。转年,也就是在那个辉煌的年,《霸王别姬》摘下了首座也是迄今为止 一座金棕榈大奖。
《霸王别姬》成功之后,陈凯歌的自信也达到了顶峰。
可是接下来按照陈凯歌自己意愿拍摄的两部电影《风月》《荆轲刺秦王》都不算太如意。
前者虽然由张国荣主演,但是却被评论界认为重复、空洞;后者因为较高的艺术水准收获了不俗口碑,但是由于剧情让许多普通观众难以接受,票房再次失利。
而这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商业大片时代,张艺谋一部《英雄》创造了国内2.5亿票房,全球14亿人民币的票房。
陈凯歌知道大片是时代趋势,也完成了一部自己非常满意的剧本——《无极》。
商业时代
“十年之内,没人能看懂《无极》”
制作, 班底, 热度的《无极》最终也收获了将近2亿票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评论热潮。
刚刚兴起的互联网迎来了 个大型狂欢,不仅大量媒体对《无极》形式大于内容展开了猛烈的批评,观众们也开始肆无忌惮地批评甚至谩骂。
而《一个馒头引发的惨案》这一被认为是鬼畜片甚至恶搞片鼻祖的出现,更是将这场狂欢引向了高潮,愤怒的陈凯歌放言要将作者告上法院。
在气头上陈凯歌最终说出了那句名言:“十年之内,没人能看懂《无极》”。
陈凯歌一语成谶。
观众不仅看不懂他的《无极》,也越来越看不懂他接下来的作品。
《梅兰芳》《赵氏孤儿》《道士下山》,每一部作品上映前期待值都越来越高,但是口碑却是越来越低。
虽然说这一时期的陈凯歌迈入了“商业时代”,但是陈凯歌这一时期的作品却不是因为过分商业化而让观众不喜欢,反而是因为不够商业化而让观众看不懂。
坚信“文以载道”的陈凯歌,心中一直有着以电影教化众生的抱负,但是,过于直露的台词、思想甚至主题都让只让观众感觉“画面好看,电影不好看”。
“陈凯歌不会写剧本”的说法也慢慢流传开来。
但是陈凯歌却最讨厌别人这么评价他,不仅在《霸王别姬》之后继续参与了每一部电影的编剧工作,同时,每一部作品另外的编剧都不是同一人。
另外,《风月》《赵氏孤儿》都曾引起过版权上的纷争,两部影片的作者和编剧都在回忆录中、网络上表达了对自己没有署名,以及陈凯歌导演的创作方式感到费解。
陈凯歌为何讲不好故事?谁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霸王别姬》之后,可能中国再也没有一位编剧,敢和陈凯歌说:“提意见可以,但是不能碰剧本”。
重启时代
“我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事”
《妖猫传》,一部花费了六年布景,十亿投资的巨制,原著作者梦枕貘为完成全书,更是花费了17年才勾勒出了那个盛唐的点点滴滴。
陈凯歌在上映前曾说过:“拍出这部电影,我认为是一件伟大的事。”
电影上映后,一方面以其壮阔绝美的画面震撼了世人,另一方面剧情却没能引起轰动,甚至没能引起热议。不温不火的市场反响导致其只收获了5亿左右的票房。
谢飞导演评价地很 :“叙事倒是一直能牵着我走,只是一直到结尾,我也没有完全进入作品表现的情感与思想。”
这部最终豆瓣6.9分的电影还算收获口碑方面的认可,但是观众对于这个拍出过9.6分电影的导演,期待远远不止于此。
年,在建国70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上映。
这部电影收获了无数国人感慨与眼泪,却使得陈凯歌再次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总导演的成功,作为分导演的失败。
“流水的 名,铁打的《白昼流星》”。上亿观众达成了一个共识: 的单元评选不出来,最差的一定是《白昼流星》。
虽然编剧史航等专业人士对《白昼流星》的艺术风格给了很高评价,但是普通观众就是不买账。
如果说努力升华的《妖猫传》是让人无法代入,那么强行扣题的《白昼流星》就是让人感到雷人甚至狗血。
接下来,陈凯歌还有两部电影会依次与观众见面,一部叫《尘埃里开花》(后改名《我的少年时代》),另一部则是《 》。
这又是两部让影迷处于复杂心境的电影。
《尘埃里开花》是一部以陈凯歌青春时代为故事背景的影片,也似乎是陈凯歌在《霸王别姬》外 一部不担任编剧的影片,按道理来说,大导演在创作晚期对自己的“人生之影”都会极其重视。
但是陈飞宇、刘昊然领衔主演,让许多人开始担忧电影是否会为了“捧儿子”而让陈凯歌对自我表达有所让步。
《 》更是如此,这部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指导,吴京、易烊千玺领衔的作品堪称年期待值 的电影。
而写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编剧兰晓龙也让许多观众对故事有了极高信心。
不过,这种拼盘式电影,在《祖国》《故乡》《 》这三部电影出现后,似乎让人觉得有种规律:“不会太差,也不会太好。”
所有人都不知道这种规律,能否在《 》一片终结;就像所有人都不知道,“陈凯歌讲不好故事”的规律,能否在此片中终结一样。
时间回到年1月24日,陈凯歌带着墨镜,心中激情澎湃,就像当年他拍摄 部影片《黄土地》一样,这是因为这一天,他准备去面试北京奥运会的总导演。
当然,所有人都已经知道结果。陈凯歌落选了,张艺谋成了总导演。
这是因为在当天面试的时候,陈凯歌没有像其他竞选者那样准备了详细的方案,而是为了表达对奥运的热爱之情,自己手写了一份。
这还不算完,面试过程中,谈到激动之处,陈凯歌更是当场完整地背诵了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组委会被他的热情打动了,然后在 轮就把他淘汰了,并说道:“我们要的是具体的方案,不是诗人。”
这可能是关于陈凯歌最准确的一个定位:一个孤独的“电影诗人”。
成为了导演之前,陈凯歌一度痴迷于诗歌,曾和诗人北岛一起朗读“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次参加高考,陈凯歌考的就是北大中文系,虽然写的一手好文章,但因为其他科目不过关而落榜, 决定改考北京电影学院。
但成为导演之后,陈凯歌始终没有忘记心里“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理想:
在文艺时代,陈凯歌用一部部诗性电影努力贯行“文以载道”;甚至在商业时代,陈凯歌仍然说自己在努力超越“文以载道意识形态的创作模式”。
陈凯歌从来不是越拍越烂,讲不好故事;只是他始终认为,相比于讲好故事,自己有着更重要的使命——“电影布道,教化众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凯歌做到了吗?
.END.
往期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