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棋局,我太爱大眼睛美女角了,还有里
2022/10/22 来源:不详本文作者:狐小仙
他把烟卷儿停在半空,摸了一下脸说:
“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呆在棋里舒服。就是没有棋盘,棋子儿,我在心里就能下,碍谁的事儿啦?”
这个他就是阿城《棋王》里的王一生,用生命下棋的他,最后把自己变成一根细树桩,枯坐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盘棋里,魂飞魄散。
比起饿成一根细条的王呆子,《女王的棋局》里的伊丽莎白.哈蒙甚至都没有一副棋盘,同样痴迷象棋的她住在福利院,她只能在心里、在脑海里想象出一盘棋,一遍又一遍在脑海里与对手,叱嗟风云。
对精神世界充盈的人来说,贫穷、破败与孤立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对手与他下盘棋。
美剧《女王的棋局》又名《后翼弃兵》。故事始于美国的五十年代末,在一场车祸里,母亲当场死亡,女儿毫发未损的活下来,被送到福利院。一次无意的机会,她看到学校一名老校工下国际象棋,只一眼,她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想学棋,可是孤僻而冷漠的老校工看了看她,嗤之以鼻:“女孩不该下棋!”
没过几天,小女孩再一次站在他的面前,说出了所有棋子的走向。这位外冷心热的老头子看了看她,什么也没说,就开始教她学棋,没多久就请来象棋老师过来与她对弈。并且是两个人同时与她对棋,也下不过她。
后来,象棋老师准备带她专门学习象棋时,她却因为只有在吃下镇定剂后才能够幻想出棋盘,从而越来越依恋镇定剂药,一医院,学校不仅取消她吃药,也不给她下棋。直到她十三岁的时候,被一对夫妻领养。
女孩叫伊丽莎白.哈蒙。
对福利院的孩子来说,被好人家领养,可是件好事。但哈蒙并没有表现太过惊喜。从小到大,她大多是寡言的,却不颓丧瑟缩,这可能与她对象棋的热爱有关。然而,就像她的启蒙老师说的:“你是女孩,不该下棋“没有人会相信她的棋技,更没有人愿意为她提供下棋的机会,她站在无人理解的荒原上,犹如陷入”无物之阵“。
哈蒙心里堵着,她太想下棋了,没有人能够帮助她走向棋盘,她只能靠吃养母的镇定剂,在幻觉里在房间的天花板上,与棋子相会,直到醒来。
虽然她与养父养母并不亲近,但他们对她也不算坏。她来不久,养父便抛弃了养母,这反而给哈蒙提供了机会,哈蒙从老校工那儿借到五美元,参加象棋比赛,一举获得州际象棋冠军,帮助养母走出了困境。
此后,哈蒙一路开挂,通过一场又一场比赛走向国际象棋的巅峰。
若干年后,亭亭玉立的伊丽莎白.哈蒙与世界冠军俄罗斯选手博戈夫对垒,面对身经百战的“老狐狸”,哈蒙再一次出现了困境,这是她第三次与博戈夫对战,而前两次她都输给了他,这次也是她最有把握的一次,却也是最困难的一次。面对困局,哈蒙微微地抬起头,看着屋顶上的天花板,突然,天花板棋盘出现了一盘棋,棋子在她眼前飞速运转。稍后,她回过神来,自信而果断地下出了关键的一步棋……
她赢得了世界冠军。整个世界都为她欢呼,就连她的对手也真诚的向她送去祝福。
剧中最为吸引人看点,一是看着女主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与那些自以为是的高智商大老爷们对垒,他们从藐视到质疑到惊叹再到敬佩的过程,很是精彩。另一个看点,就是女主的个人魅力。她孤傲、倔强和自信,与美剧《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莉拉甚为相似,她的周身也散发出的一股与众不同的野性,即便不说话,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也透过一股难以靠近的清冷,让人想靠近,又害怕靠近,想远离,又会被她的光芒与气场所吸引。
真是让人上头又上脑。
还有一大看点:就是天才。大部分天才,都有一些与普通人格格不入的地方,他们不谙世事,不近流俗,有的还交流障碍,性格怪癖等毛病。
幸运的是,剧中哈蒙身边的那些人,既通透又古怪,既善良又现实,无论哪一个,都是值得单独提一提。
先说哈蒙象棋的启蒙老师福利院校工。
校工住在地下室,一次偶尔机会,他发现哈蒙象棋的天赋,就开始指导她。这位校工像极了《千里千寻》里的那个有奇才的锅炉爷爷,外表冷漠,却有一颗温暖善良的心。他不仅教哈蒙学棋,也教她做人、判断人。他言语不多,但句句中肯,道理深刻,以至于多年后,在哈蒙迷惑的时候,脑海里经常会跳出他曾经的话语。
不仅如此,当他无法再继续教她时,引进象棋老师指导她,他努力在自己能力之内,让她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之后,哈蒙在最无助的时候,能够想到的人,也只有他,她给他写一封信,需要五美元报名费时,并承诺还他十美元,他很快寄过来,帮助哈蒙真正地踏入象棋的领域。
多少年后,哈蒙取得成功与名望,她似乎早已经忘记了那个借她五美元的大爷。当儿时的小伙伴告诉他葬礼的时间时,她想了想还是去了,葬礼上几乎没有什么人,前来的几人像是参加教堂礼拜一样,而哈蒙还轻轻的笑着对小伙伴说:“哎哟,我还欠他十美元呢。”
可是,当她独自走向大爷的地下室,惊呆了。
大爷房间整面墙上贴着都是她的信息,有她的照片,她的新闻报道,她的每一次比赛成绩,还有一张与九岁她的合影……
这位爱阴着脸的大爷,却是如此心思缜密。她还记得,自己离开福利院的那天,他也来了,她向他招了招手,他什么也没说,远远看她一眼,就走了。却不知道,他像一个父亲一样,默默地关心着她的一举一动,为她自豪与高兴,却从不打扰她,更没有向任何人炫耀。
她拿着照片,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下来……
在哈蒙的一生,有两个母亲。
生母由于婚姻不幸,要带着她一起自杀,幸存下来的哈蒙,对母亲记忆并不多,有的是她带给自己的不安全感,让她每次在失意的时候,怀疑自己会不会也是个精神病者。
养母是个全职太太,一个找不到自身价值的中年女性,每天只能感叹年华已逝,借酒消愁,自从失去自己孩子后,她更加孤单,领养哈蒙是养父的打算。养父大概早做好离开家的准备,便给眼前的女人找一个寄托,想尽早的摆脱她。
丈夫的彻底离开,养母几近崩溃,哈蒙却因参加象棋比赛获利美元。哈蒙成了养母手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她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随后的日子她陪着女儿参加全世界各类比赛,成为女儿守护者和经纪人。
养母与哈蒙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也让哈蒙更明白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有多重要,她想赢,赢所有的男人,赢世界冠军。
女子象棋比赛整体水平明显要低于男子象棋比赛,要想赢得男子选手,谈何容易。
实际上,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女子。
她们是波尔加三姐妹,著名国际象棋棋手:苏珊·波尔加、索菲亚·波尔加、朱迪特·波尔加。这三姐妹是象棋神童,自幼就表现出超凡的象棋天赋。她们直接与国际上最有实力的男子象棋选手比赛,获得各年龄组的男子世界冠军,最终都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的称号。
这场景很熟悉,似乎与剧的场景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一次次参加洲际比赛过程中,哈蒙也遇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下棋,也做爱。他们分别在哈蒙不同的时期,给予她很大的帮助,他们都是她手中败将,不仅不嫉妒她,反而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毫不保留的分享给她,并一心的辅助她,陪伴她,度过哈蒙低谷期。
虽然,哈蒙最初与他们相处的并不顺利,个性的孤僻,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隔离,哈蒙与他们的感情处理也是糟糕的。他们也有过气愤与愤怒,也拒绝过给予她的帮助,但还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一一站出来,成为她的幕后团队。尤其是去俄罗斯与博戈夫决战的关键时候,他们自发成立小组,共同帮助她研究棋向,使之哈蒙在最后时刻决定不和棋,而是勇敢接受继续,从而战胜世界冠军,成了真正的象棋女王。
很多相爱的人,之后成了仇人;很多同行在竞争之后,成了敌人;还有很多人看不得别人的成功,尤其是身边人。
共情很难,尤其与之发生过矛盾的人,但是,一旦挣脱出自己狭隘的思想,将注意力回归到个体身上,将自己代入对方,从而理解对方,控制自己的情绪,看清大方向,不仅提升自我,也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开阔。
综观哈蒙前半生,大抵也只有一个女性朋友,那就是小时候与她一起生活过的室友——黑姑娘。
黑姑娘看上去过得比她风光,开了一辆新车,却坦言自己是小三,正等着对方离婚。她依然像小时候一样,对什么都无所谓,却活得自我、开朗和率真。但是就在哈蒙最孤单的时候,她来了,陪伴哈蒙度过最消极的时光。
与男朋友分开,哈蒙每天不是酗酒,就是嗑药,生活得暗无天日。再加上为了将养父的这座房子买下来,她花光了积蓄,还要每个月还贷款,眼见着就要参加俄罗斯的比赛,需要美元费用,她却一点法子也没有,之前她找了周边所有可以认识的人、机构都被拒绝,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黑姑娘说:“我有。美元,不少钱,等你赢了要还我”
哈蒙说:“那我要是输了?”
黑姑娘说:“那就把你的黑裙子给我,还有另外一件漂亮的裙子也给我。”
哈蒙感动看着她。
黑姑娘这才认真的说:“我的出现是因为你需要我的陪伴。有一段时间里,你是我的全部;也会有一段时间,我是你的全部,不是吗?我们不是孤儿,我们是彼此的亲人。”
无法想象,那个从小就吊儿郎当、对生活没有半点追求的黑姑娘说出如此深刻的人生道理。
《山海经》里有种鸟叫“蛮蛮”,只有半个身体,一个翅膀,它必须和另外一只合在一起才能飞。在哈蒙迷茫时期,只能借嗑药与喝酒短暂地逃离个人的孤单、外界的喧哗。要不是这些朋友的协助,找到得以倚靠的安全感,她是难以拿下世界国际象棋冠军,他们是她的另一只翅膀。
实际上,剧中这些配角们才诠释了更为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从他们那儿我们学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境,我们都要学着跨过去;无论遇到的人有多坏,我们也要宽恕他们。只有都放下了,才可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的快乐。
养母死了,却在死亡之前,过上她想要的生活;黑姑娘既没有哈蒙的天才优势,也没有人愿意领养,却心胸开阔,为人坦荡,勇于直面自己的人生。
只是,略有美化女主的嫌疑,让观众看到不仅仅是天才棋手,还有性感、智慧与美貌的加持,使之观赏力大大提高。不过,我们也确实更愿意看成功者,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向他们靠近,有了这样的想法,会给自己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就会不计后果的一路奔波,那么不管成功与否,至少自身一定是向前跨了一步。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