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为什么如此激动人心让人怀念

2023/5/7 来源:不详

著名老诗人食指与网红诗人余秀华对骂一时之间闹得沸沸扬扬。食指点名批评余秀华,称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对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农民生活的痛苦等宏大命题视而不见。余秀华不改她的泼妇本色,迎头痛骂。

很多人指责食指不合时宜死脑筋,津津乐道于余秀华的诗歌。余秀华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到《白日依山尽,你就白白地日啊》,一个用下半身写作的诗人居然被这么多人欣赏,真不知道是诗人堕落,还是时代的堕落?

食指被誉为是“朦胧诗”的鼻祖,北岛也曾多次表示食指对他的“震撼性”影响,在八十年代,食指的名声不亚于今天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

高晓松说过,“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余秀华让我们看到的是眼前的苟且,食指的时代告诉我们什么是诗与远方。那就是激动人心的八十年代,激情四射的八十年代,思想解放的八十年代,让人怀念的八十年代。

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出版以后引发了一股回顾和反思“八十年代”的热潮。查建英选择的访谈对象包括阿城、北岛、陈丹青、甘阳、田壮壮等八十年代引领潮流的风云人物,展现了八十年代的独特气质和氛围。

用三联出版社的编辑的话说,就是:“对那个充满理想气质和批判精神年代的追忆与致敬,开启了几代人意识深处的集体反思,照见了今日社会人文精神体征的匮乏与脆弱。”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

八十年代是文学的年代,哲学的年代,美学的年代,社会流行的是,《今天》杂志、朦胧诗歌、星星画展、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第五代电影、摇滚音乐、萨特、尼采、海德格尔……,北京女青年车筐里装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白岩松上大学师哥告诫第一件事:咱校女孩都在聊萨特。在八十年代,如果你不知道马尔克斯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

八十年代最流行的时尚就是读书,人们处于一种饥渴阅读状态之中,那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书店里人们争先恐后抢购,图书馆里是人满为患。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读书”,要把过去耽误的时间给补回来。

八十年代是一个不谈钱的时代,是一个讲情怀的理想主义的时代。现在的人谈对象离不开房子汽车职业收入等物质条件,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会在自行车上笑。可是在八十年代,不管你多穷只要你是诗人作家,会得到无数的美女青睐。一个普通人写个征婚启事,也要写上“爱好文学”。

柴静说过80年代文艺的盛状:

80年代的江湖,“流氓们”都还读书。看着某人不顺眼,上去一脚踹翻,地下这位爬起来说,“兄台身手这么好,一定写得一手好诗吧”。

她说:“就这一点,今天的小混混就没法儿比。”

不读书没文化当混混都没资格,八十年代就是这么牛。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北岛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是现代诗人梁小斌于年创作的一首新诗,写出一代青年失落与迷茫,开始重新探索、追求自我独立价值的心路历程。

北岛的呐喊,则宣告了一个启蒙时代的开始。

八十年代是一个人性回归摆脱了精神枷锁的年代,是一个思想解放自由奔放的年代,阿城在《八十年代访谈录》中说过,“8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大家重新拾回常识的过程。”八十年代的关键词是:激情、热诚、浪漫、理想主义、启蒙、真理、精英、人文、信仰、担当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八十年代的人总是充满激情与浪漫,高亢和愤怒。

八十年代思想解放,是将整个民族从现代迷信中解救出来的新启蒙。

批评家何西来说:“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人性、人情、人道主义,在遭到长期的压制、摧残和践踏以后,在差不多已经从理论家的视野中和艺术家创作中消失以后,又被重新提起,被发现,不仅逐渐活跃在艺术家笔底,而且成为理论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何西来:《人的重新发现――论新时期的文学潮流》)

金观涛对八十年代的基本评价很高,把它看做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二次启蒙运动,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提并论。

诗人于坚曾在重返八十年代热潮时总结说,八十年代是中国各方面解放与自由的“黄金时代”。他这样描述:八十年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坚冰在被打破,思想启蒙气氛活跃,敢为天下先,使命感,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时代的潮流。

八十年代也是追星的时代,追的不是歌星明星,而是诗人作家学者思想家。

现在的人知道李泽楷的多,很少知道李泽厚了。李泽厚是八十年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当时他的书已经卖到几十万册,所有的书都有盗版。在知识分子圈子里,基本上都是言必称李泽厚,不说李泽厚就会显得你特没文化。

李泽厚的美学和思想史论著,以及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比如积淀、异质同构、儒道互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人化自然、有意味的形式、文化-心理结构、救亡压倒启蒙等等,成为中国新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士林认为:“20世纪中国真正产生具有创发性思想的哲学家只有两个,上半世纪是冯友兰,下半世纪就是李泽厚。”

八十年代就是这样让人怦然心动慷慨激昂,崇拜知识独立思考,直到今天,很多人都不会忘记八十年代的情怀与纯真。

陈丹青对八十年代就不以为然,陈丹青认为八十年代是暴病初愈,国家民族半醒过来,文化圈恢复一点点残破走样的记忆,如此而已。“80年代的可怜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惨,还说什么文艺复兴!那是瘫痪病人下床给扶着走走,以为蹦迪啊!”

实际上,陈丹青还是八十年代的思考方式,一个老愤青而已。他自己也感叹,“我曾经嘲笑的东西忽然没有了。生活的动机变得非常单面、功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