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城池金上京城

2023/9/23 来源:不详

简介:华夏文明史往往伴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与华夏农耕民族的战争,秦皇汉武时有匈奴、三国两晋时期有鲜卑、盛唐时期有突厥,强汉盛唐都没彻底打残北方游牧民族,到了孱弱的宋朝就更别说打残了,不被欺负就算好的了。这个时期盘踞北方的游牧民族按时间顺序依次登场的是辽、金、元,也就是契丹、女真、蒙古。今天先说第二个登场的女真完颜氏,也就是《天龙八部》里面乔帮主认识完颜阿骨打的那个女真族,而且金朝还真的是完颜阿骨打建立的。

金朝(年-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共传十帝,享国年。

金朝攻灭辽国后,延续了辽国的五京制,早期以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为都城,成为上京,同时以临潢府为北京,辽阳府为南京、大定府为中京、大同府为西京。到了金元元年(年),金废帝完颜亮迁都大兴(今北京),称之为中都大兴府,同时以汴京为南京、上京改称会宁府、中京大定府改称北京,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则依旧。

金初,以上京会宁府为政治中心。金太宗时,在上京会宁府建造乾元殿,但十分简陋。金熙宗时,改乾元殿为皇极殿,还仿照汉制,建敷德殿为朝殿,以供百官陛见;建庆元宫为原庙,以安放太祖以下遗像;又修建太庙、社稷。至此,上京始有皇都气象。

都城的格局是集当时辽、宋风格于一身。金朝上京城的建制,大致采取近似中轴线、近似均衡和近似对称的手法,规划街道里坊,营筑宫室官邸,使上京城为中国宋元时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

年2月23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道南城村、白城村和新城村辖区内。

面积: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由南北相邻的两个长方形城池组成,平面呈曲尺形,全城外城垣周长约米,含腰垣城垣全长约米。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

布局:

金上京由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二城整个外围周长为11公里。虽经余年的风雨剥蚀和战争破坏,其夯土版筑的城垣仍高达3~5米,颓垣基阔7~10米。城墙断面处,夯土层痕迹依然清晰可辨。外垣平均每隔70~米筑一马面。在全城五个城角上各构筑角楼一处,为城墙上的重点防御工事。城门九处,其中七处带有瓮城。城外及二城间的腰垣南侧,均有护城壕。南城略大于北城,二城均为长方形,平面上一纵一横相互衔接,连为一体,北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南城东西长米,南北宽米。两城之间筑隔墙,有门相通。

皇城则建于南城偏西处,建于金天会二年(年),该城是仿照宋朝的汴京建造的,南北长米,东西宽米,周长近2.5公里。自南向北有五重宫殿基址整齐地排列在皇城南北中轴上,东西两侧还有回廊遗址。皇城南门两侧有两个高约7米的土阜,对峙而立,称为阙。两大土阜间又有两个小土阜,各高约3米。大小土阜间是皇城南门的3条通道,中为正门(午门),两侧为左右阙门。皇城布局规整、严谨,气势恢宏。

皇城复原沙盘

午门遗址

皇城南北中轴线上五重宫殿遗址

皇城西城墙

由于清朝雍正年间建造阿勒楚喀新城时,拆走了金上京会宁府的大部分的建筑材料,所以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保存相对较好的只有南北城墙和皇城五重殿遗址,遗址上还可以看到一些黄、绿色琉璃的残砖断瓦,皇城外的田野里偶尔还能出土过铁甲胄、铜镜、石臼、陶制品等等,这些出土文物都陈列在古城西面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里。

金上京出土文物

城墙:金上京的城墙为夯土型建筑,墙表砌有青砖,但青砖已被当地居民拆毁殆尽,城墙至今仍高3-5米,个别地段高达7米,基阔在7-10米左右,残垣断壁处黑黄土相间的夯层痕迹和夯花依然清晰可辨。全城外垣平均每隔八O至-百三十米左右不等,就有一处马面突出墙表,现有马面89个,环城原有马面总数约92个。其中北城北垣有11个,南城南垣有16个,二城西垣29个,东垣(包括南城北垣突出部分)24处有28个(其中有两处每处2个,有一处为3个),二城的5个突出角亦已经不存在,这样环城原有马面总数约92个。

价值:当年的金上京,是集辽、北宋两国财力建立起来的,作为都城历经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和海陵王四帝,共三十八年,它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东北亚的大都会,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金代都城遗址,对于研究东北地方史,民族史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9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