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剑读书笔记2019年,50本书和5
2023/5/29 来源:不详“年,先定个小目标,读50本书。”
年初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说自己今年的理想。我也说,今年要完成一个“私人小目标”:看五十本书。一年差不多五十个星期,平均每个星期要看一本,谈不上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这个目标的驱使,让我在想停下来的时候,提醒自己需要为吹过的牛逼付诸行动了。
(基本按阅读时间顺序排名)
01
—
是枝裕和·《奇迹》
私人笔记:
奇迹不常出现,而这正是奇迹的意义。所以当我们绝望之时,仍然会仰望星空,等待奇迹降临。读这本书时,我的脑子里不断出现那一幕,学生时代假期归乡途中,两辆列车交汇时的那一刹那,其实那时,我也曾期盼会有奇迹。
02
—
聂鑫森·《蟋蟀》
私人笔记:
多年以后,我会记不住这个故事讲过什么。但是当初,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会为之悸动。书里有五个故事,数第一个故事《蟋蟀》最为精彩。蟋蟀红沙青就是一个渴望战争的军人,在主人的命令声中冲锋陷阵,哪怕是被主人遗弃,它仍然会回到战场寻求自己的意义。
03
—
[日]吴清源·《吴清源回忆录》
私人笔记:
入手《吴清源回忆录》,是因为某一天突发奇想,去学学围棋吧,倒是先将这本回忆录先下了单。围棋是最简单的事,黑子和白子;围棋是最复杂的事,个棋子会有无数种可能,个人和棋院的名誉纠葛也都牵绊其中。吴清源在这样的简单与复杂中飘浮,带着一段历史。
04
—
[日]江上隆夫·《精简》
私人笔记:
无印良品是一个热门商标,与其说这本书是剖析无印良品的理念,倒不如说蹭了一个热点。当然,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些细节值得回味。比如:富士和柯达迥然不同的命运,一个勇于创新,一个截然相反。只是这个故事,可能跟无印良品有关,也可能没有。
05
—
幾米·《不爱读书不是你的错》
私人笔记:
“街上的书店,可能要关门了。我是第一个知道的,因为我爸是这家书店的老板。”这本书小小的男主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个编辑,我面临着同样的苦恼。是电子产品的错吗?不是。是网络的错吗?也不是。是书的错吗?更不是。那到底是谁的错呢,我很想知道。
06
—
朱天文·《黄金盟誓之书》
私人笔记:
我有时候想,台湾的文学作品,会让你闻到特殊的气味。翻开那样的作品,不用看作者姓名,便能体会。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要给那样的气味取一个名字,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这二字最恰如其分。哪怕那种味道,不是乡愁的字面意思。朱天文的这本书,我是从反复出现的“眷村”二字,读到这样的味道。这也是一本读过即会忘记的书,作者似乎刻意不想让人过目不忘,她自顾自的讲着自己的故事,至于听故事的人,那不重要。
07
—
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
私人笔记:
要学现当代文学史,必然绕不开《棋王·树王·孩子王》。就像讲中国故事,必然绕不开知青。阿城把一个一个知青的故事,搬到一代一代的面前。吴清源以棋为武器,《棋王》说为棋不为生;《树王》里的知青把生命融入一棵“无用”的树,在所有人要将有用的树来替代这棵无用的树时,他与命运做着无用的抗争;《孩子王》里的知青,在寻找一种不受世俗约束的自我。值得再读一遍!
08
—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私人笔记:
为了真正体会这本书,我曾把这本书带会我的家乡,坐在真正的村庄里读这本书,耳边偶尔能听到还没有出去打工的村民纯正的乡音。这些村民永远不会在某部历史书上占有一个名字,但他们的喜怒哀乐的故事,构成了真正的历史。他们不是历史的全部,历史却不能缺少他们。这是熊培云写的真正意图。另:说起村庄,推荐《一个人的村庄》,作者是刘亮程。
09
—
[瑞典]喜仁龙·《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私人笔记:
朋友圈传来巴黎圣母院被焚的消息时,《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正放在我的床头。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只是一张图,图上是另外一本书《巴黎烧了吗》。其实,每时每刻都有事物永远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它们承载着历史而存在,也承载着历史消失。这或许是它们真正的意义。历史随风而来,也终将随风而逝。那些被刻意制成的标本不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在成为标本以前,它们已经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需要的不是标本,而是事物有血有肉的本身。
10
—
沈复·《浮生六记》
私人笔记:
从古到今,谈到人生,无论鸿儒白丁,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即“梦”。沈复一生坎坷漂泊,是恶梦;也时常有好梦相随,遇到好人好景。既然深知是梦,那又何必当真?沈复没有身陷其中不能自拔,也没有游戏人间,只不过是认认真真,做好这场人生之梦。阅读建议:想体会其中的意味,不要理会所做的翻译,直接去读原文。
11
—
(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私人笔记:
人类历史纵横交错,灿烂非凡。在这个舞台上,人类粉墨登场。有舞台就不会缺少明星,而这里,永远群星闪耀。每颗星星(即每个人)的遭遇,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只不过,这些伟大的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并不像小说家那些进行铺垫,甚至充满不确定的偶然性,而并非必然。说到这里,是否会想起《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都是作为个体的人,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区别在于,明星和群众演员。
12
—
[日]川端康成·《雪国》
私人笔记:
雪国的故事,又是从一个车站开始。火车驶过小站,玻璃上映着对面好看的女乘客,这样可以肆无忌惮地欣赏,还可以不经意间听见她和站长打招呼的声音。读这本书的那段时间,正好在网上看到一个日本的车站,请了一只猫来当站长的故事。一边读,一边幻象,就这样去到雪国。据说他影响了几代中国作家,我也试图在翻动每一页的时候去体会其中的精妙,最后都只是徒劳。哪怕翻到最后一页,读完最后一个字,心里都平静如水,是那种没有波澜的水。
13
—
[日[夏目漱石·《我是猫》
私人笔记:
我那段时间在朋友圈回忆老家的狗,它看家,守护我的家人,然而它没有名字。《我是猫》里的猫,也没有名字。有时被称作先生,大多被叫做野猫。这只猫,用它的猫眼,事无巨细地盯着这个世界。也许是它能置身事外,所以它对人的世界,看得格外透彻。反倒是人,因为身在山中,才不识真面目了。
14
—
何许人·《荣耀之路》
私人笔记:
很少去看熟人的作品。在我心里,我希望文学作品离我有一定的距离。不要太近,不要是我熟悉的生活,不要是我熟悉的人,那样会破坏作品的神圣感,不便于产生敬畏。作者是我以前编那本杂志的作者,文笔很好,故事都经过精心架构。但这本书令我对她陌生起来,她的这种风格我从没在她的故事里见过。很明显,她转型了。她居然在写一带一路,且写得有趣。
15
—
内德、羽则·《英超风云》
私人笔记:
我曾经的职业归划里一定有足球这个选项,不是去踢球,而是去写球。所以这本书,我能从任何一个章节开始读,而且丝毫不会影响阅读体验。书中的每一个字,我都不陌生。可遗憾的是,这不是我的作品。后来,终于佛系看球,也终于不再做这样的足球梦了。
16
—
陈谌·《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
私人笔记:
标题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很多年前就有人声称,世界上所有的童话原本都是给大人看的,大尺度。只是经过改良,才变成今天这样人畜无害的样子。这本书的作者自称是“过期童话”,成年人需要在未成年人陪同下阅读。是这样吗?《冰箱里的企鹅》讲的是大人的故事,但大人理解不了为什么冰箱里会凭空长出一只企鹅,在他们即将相信眼前的事实时,企鹅又凭空消失了。这是多么没有科学根据啊!《逆行的钟》有点像我之前给孩子们出的作文题——生活在反向星球,大人们怎么会理解呢!更不要说《南极姑娘》里说企鹅和北极熊相爱的事情了……
17
—
贾平凹·《怀念狼》
私人笔记:
战争来去,但士兵永存。对于士兵来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战争结束了,但士兵却还存在。打了一辈子狼的猎人,他们的悲哀亦是如此,狼没了,猎人还在。而且,还得命令说:我们不再需要猎人,而是需要保护狼的人,更讽刺的是,依猎人对狼的了解,这个职位非猎人莫属。猎人奉命保护狼……所以,“我”无比怀念有狼的日子。
18
—
[法]小仲马·《茶花女》
私人笔记:
我一边读,一边感动,一边思考着那个挥之不去的问题:那样的爱情是如何产生的?玛格丽特不是圣女,却有人像爱着圣女一样爱着她,于是,她就成了圣女。她纯洁美丽,她因放荡的生活而造成的悲惨却成了圣洁的注脚。这样的爱情,是没有原因的。千万别以为这是故事里才有的事,在现实中,爱情往往来得更盲目。据说,这个故事就是小仲马的亲身经历,在失去爱人之后开始闭门写作,成应不朽名作《茶花女》。等等,这个故事有点耳熟?《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的歌德,也因为失恋而……
19
—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私人笔记:
第一次读《百年孤独》,我写的感想是:我读了一本旷世名作。第二次读《百年孤独》,我的想法是:耶,我又读了一次。今年第三次读《百年孤独》,似乎体会到了一种孤独的靠近。多年以后,面对我的子孙,我会想起这些年来,一遍一遍地读《百年孤独》。
20
—
[日]渡边义浩·《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
私人笔记:
老家附近有一个集镇,称作“关帝庙”。只不过,我从未将它与三国名将关羽联系到一起,毕竟从未听说他与那片地方有任何牵连。后来,在门神上见到关羽的神像,倒是纳闷:本来身为武将的关羽,却作为财神贴在门上。一个日本人,却对我的问题作了回答,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渡边浩义,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渡边浩义看来,关羽作为财神,是晋商实力扩张的反映。山西解县是关羽的故乡,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盐产地……日本对三国的研究和推崇,一直就非同小可。本书的大多资料,都是引自日本的研究成果。
21
—
吴军·《数学之美》
私人笔记:
旧书有一种不可抗距的特殊魔力,摆脱这种魔力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你根本不去接触。如果不是逛“多抓鱼”(一个二手书交易平台),我绝不可能买这本《数学之美》,虽然我曾经声称自己是个学数学的。数学太难了,怎么可能美得起来。所以我说是被多抓鱼蛊惑了,是绝对有可能的。但最后,我将这本书基本通读了一遍,不乏有意思的知识点,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讲道而不讲术。幸好是这样,数学才有一点点美!书里说:谷歌有一道面试题是“如何向你奶奶解释搜索引擎。大概这本书也是作者在向他白痴解释数学之美吧!
22
—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说吧,叙利亚》
私人笔记:
说起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不识。你了解她吗?哦,她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除此以外,一无所知。我曾推断,她应该是个生活在中世纪的人,生活作风严肃呆板,所以她的小说才能那样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但现在我要推翻我的论断了,因为她也是一个会为自己发胖而惊慌失措的女人,她有血有肉。甚至,她一点都不古典,有些现代。她会跟随她的丈夫去丘墟以掘,给沙漠里的病人用文明世界最常见的药物治病,用最基本的常识教他们如何防止病情恶化。正因如此,我会想起三毛与荷西,他们在撒哈拉沙漠做过同样的事情,于是我又去再读了一遍三毛那本《撒哈拉的故事》。
23
—
[英]阿瑟·克拉克·《:太空漫游》
私人笔记:
虽然我曾对”腰封“这种事物颇有微词,但它确实诱导我读了这本书。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作家对未来的预测,多年以后再来看,居然是对过去的“回顾”。这大概是对科幻作家最好的褒奖。
24
—
[法]大仲马·《督山伯爵:全3册》
私人笔记:
有的书,你读累了可以停下来休息,过一会儿或者过几天再读。读《基督山伯爵》,你绝对不会这样做。你会废寝忘食,看完成一章你会想看下一章,读完一个段落你会想看下一个段落,甚至,当每一个字从你眼前飘过,你会迫不及待地把期待下一个字。这就是长篇巨著——《基督山伯爵》,有着连续剧般的魔力。它的表达没有中间地带,幸福和绝望、痛苦和欢笑,都发挥到极致。
25
—
陈丹燕·《我的妈妈是精灵》
私人笔记:
常有这样的作品声称适合所有人阅读,但做到这一为并非易事,最后只好远离初衷,要么迎合孩子,要么迎合大人。《我的妈妈是精灵》并未做这样的标注,但我相信我应该是为数不多读过它的大人。这是一部很“真”的作品,故事发生的场景不是用泡泡堆积起来的幻象,而是发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故事里是有一个精灵,但这个精灵充满违和感,不像其他给孩子看的作品里,精灵是那样理所当然地出现。它的“真”还在于,主人公的爸爸妈妈要离婚了,因为他们真的不是“同一类人”。在其他作品里,这时孩子的调解会让他们回心转意,最后大团圆,这里会让你失望。总之,这是一部真的可以给大人看的儿童文学作品。
26
—
JulianBaggini·《自願被吃的豬》
私人笔记:
这是一本台版书,满篇都是繁体字。把这本书加在购物车里好久之后,夫人付了款,几天后就快递到我手上。之所以迟迟下不了手,是因它太贵。哲学问题来了:你仍然是花了自家的钱买了一本之前很难下手的书,但此时的心境和下手之前完全不同了,这本书发生了什么变化?哈,这本书都是类似的哲学问题。比如,吃下自愿被你吃的猪,有错吗?喝便宜的咖啡可能意味着咖啡店的店员薪资低、咖啡农被严重剥削,你是不是助纣为虐?……生活中到处都是这样的哲学,这本书不光是给我们罗列这些问题,而且提醒我们去思考。
27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私人笔记:
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说吧,叙利亚》转到《撒哈拉的故事》,因为她们同为女作家,因为她们写的都是沙漠,西亚和北非在某种意义上的共通性,让我们把它看成是同一片土地。她们各自的丈夫都在书中出场,且都举足轻重。严格地说,这次的重读才是因为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前的阅读则是因为身边朋友的耳濡目染,他们都说好,我便也去读,一直未读到心里去,也未觉得它好,文字称不上华丽,感情谈不上炙热,相反有些平淡,除非你了解三毛,才能感同身受。可能是之前太年轻了罢!
28
—
白先勇·《台北人》
私人笔记:
罗大佑曾经用他独特的声音在舞台上唱着:台北不是我的家。那种心境,像极了白先生的作品《台北人》。只是,罗大佑是为来自鹿港的青年发声,白先生则是替那群不是台北人的台北人倾诉。这群北台人,来自上海、南京、四川、湖南、桂林、北平,他们在台北生了根,却从来没真正的脱胎换骨。命运把这个“台北人”头衔强加到他们身上,他们只好倔强地保留着那些过去的习惯,在台北的土地上生活着。其次,白先生写台北人,并没有将其一生事无巨细都描绘出来,而是在他们的生命长河中切取了一个片段,从这个片段看去,他们鲜活而完整。这个片段,就像一幅不动的写生油画,故事却都在画中,这是白先生独有的标签。最后说一句,这是我今年最重要的阅读之一。
29
—
[日]稻盛和夫·《活法》
私人笔记:
有一天去一个学校采访,和对方谈影响她一生的书,她说是《活法》,她反过来问我一个问题:你知道这本书吗?我点点头,有点心里没底。我确实之前已经看过这本书,但并未吃透。她说她会随身带一个小本子,记录对这本书的感悟,会把书中的哲学讲给别人听,无论是工作和生活,她都从中受益匪浅。我很少买这种号称心灵读本的书,只因这东西道理大家都懂,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本《活法》,除了能读到鸡汤,还能了解那些历史。
30
—
[美]保罗·巴克利·《经典企鹅:从封面到封面》
私人笔记:
图书也是一件商品,封面的辨识度,已经能够影响这本书的成败。这一点,企鹅图书做到了,只看一眼封面,就能知道这本书出自于企鹅,心里就会有一个印象,这本书不会太差。在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读客,他们的封面极具辨识度,即使他们的风格常令人诟病。但是,读客的成功,才是市场的高度认同。
31
—
申赋渔·《一个一个人》
私人笔记:
因为这本书的颜值,从图书馆的书架上一眼就看见了,并决定带回家。后来才知道,这本书的设计者是——朱赢椿。之前在记录片《书迷》中看到过他,喜欢在书籍装帧上死磕的一个人。这本书的颜值,“做一本旧书”是朱赢椿的目标,封面上的“伤疤”有用透明胶贴着,内页是泛黄的、陈旧的、沧桑的,封三上的“随园书坊借书登记卡”也让人一下子回到那个年代。因此,朱赢椿也被人说成“过度设计”。书中按年份讲着一个一个人,他们都与作者有过交集。有的人交集多一点,就多写两页;有的人交集少,就少写两页;有一个人占了16页,那是他的女儿——唱唱。
32
—
常怡·《故宫里的大怪兽》
私人笔记:
年初,我跟金木子说:爸爸今年要看50本书,你呢?于是她说她也要看这么多,首先点名要看《故宫里的大怪兽》。买回来后,我也蹭着看。前几天她问我:你第一本看完了吗?我说看完了。“那我把第二本借给你看吧!”“好”“我已经看完了十本。”看来这是一本深受她喜欢的书。这套书确实不错,只是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无法回答。金木子去过故宫,她问我:那些怪兽真的存在吗?
33
—
李修文·《致江东父老》
私人笔记:
我读书看电影,都喜欢找不相干的作品之前的共同之处。《致江东父老》便和《台北人》《一个一个人》有共同之处,里面每个故事都在讲一个人,换一个章节,又开始讲另外一个人。这些人之间,互不相识,处于不同的独立世界。这些人之前,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说《致江东父老》,这些互不相识的人,似乎都有病,或轻或重的病,心理上的病,生理上的病。有形的病,无形的病。作者似乎想用这样的病人,道出人间的沧桑。
34
—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
私人笔记:
作为一本催眠书,效果不错。前几年,我发过一条朋友圈:需要看一本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来催眠。那一年,获奖者是石黑一雄,那天晚上我看的书是《远山淡影》,催眠效果挺好的。前不久,最新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看到书名我就逗了,怎么看起像一本踢足球的教程?下单,开始阅读。呃……不像那么回事。倒是先将另外两个短篇《监事会的欢迎词》《一个农家保龄球道上有球瓶倒下时》看了,留下的印象不多,看到道行还不够深啊,哪天再看一遍……
35
—
阿耐·《大江东去》
私人笔记:
首先吐槽一下标题,怎么看都像革命历史小说。因为看了根据本书改编的电视剧《大江大河》第一集,深有感触,便决定看这本小说。结果发现,整整三大本,好在文字不生涩,是典型的通俗读物。
36
—
宗介华·《带刺的朋友》
私人笔记:
对于老一辈的儿童文学作家,我确实抱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他们曾经让中国的儿童文学蹒跚起步,但现在真的有些格格不入了。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语言、故事过时了,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前段时间,郑渊洁说: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确实,但不得不说,像宗介华老师的这些作品只有靠进校园才能卖得出去了。虽然作品中,我仍然能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37
—
[美]哈里耶特·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私人笔记:
前段学习强国里的挑战答题,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年6月,“春柳社”公演了一部根据美国斯托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大型剧目__________,该剧被欧阳予倩称之为“可以看作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这个题目,我不用看提示,就能答出来,答案是《黑奴吁天录》。美国的蓄奴制度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这部小说带领读者走进那段历史,走进那段历史中黑奴们的生活,和他们不段抗争的故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也是一本出色的基督教宣传手册。
38
—
叶硕·《围棋入门口袋书》
私人笔记:
年初想学围棋,不想再在棋盘上只能下五子棋了,于是在网上、图书馆找各种教程,期间就找到了这本。相对来说,这确实是一本适合围棋小白的入门书,知识点简洁易懂,棋谱详尽,时常能有茅塞顿开的体验。不知不觉到了年尾,还差一场实战呢!!!
39
—
李燕·《架花》
私人笔记:
约本书作者李燕写稿,看她在朋友圈发这本书的文宣,首先是觉得有意思,其次是想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就买了这本书。我始终坚持,对一个作家最好的支持,就是去买她的书,千万不要让她送书。这本书语言好懂,有时代气息,又能让人了解“架花”这个相对陌生的传统手工艺。不过,还是提一点小建议:书中似乎想说友谊、亲情、传统文化等,但似乎都没有说得很深,都是点到为止,不是很过瘾。就连说到架花,亦是如此。
40
—
[英]托比·利特尔·《亲爱的世界,你好呀》
私人笔记:
我曾经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给金木子讲过这本书里的故事:这本书的主人公托比,一个小孩儿,某天看到一个绘本《给新西兰的信》,回来跟妈妈说:我能写一封信到新西兰吗?这对一个那么小的小孩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妈妈的帮助下,他真的写了一封信到新西兰,那边的收信人居然给他回了一封信。成功!最终,托比给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人都写过信,他甚至还给中国的一个收信人写过信,为此,他去学了中文。金木子受到鼓舞,第二天就去鼓起勇气跟班上的同学说:你们要爱护环境哦,不然地球就会变暖,北极的冰就会全部融化,海平面就会升高,我们生活的城市就会被淹没。感谢这本书,带给她的勇气。
41
—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
私人笔记:
白先勇是有个人风格的,这本书是他的风格的延续。从创作时间来说,其中有些作品可能是他的风格的先导。他的风格是什么呢,冷峻?简淡?用任何一个词来形容可能都不够贴切,除非就把这种风格叫做白先勇。然而,这种风格又不排外,它以敞开的姿态,让读者走进去。比如其中《我们看菊花去》,语言不酸不涩,但是当你走进去,能体会到酸的滋味,能尝到涩的体会。你的眼泪始终挂在眼眶,却不会掉下来。
42
—
白先勇·《孽子》
私人笔记:
如果一定要看一部男同性恋的艺术作品,我会选择看一本书。之前有电影《断背山》《蓝宇》等等,我都选择避而不看,哪怕它再美,口碑再好,我也没有真正的去看过。之所以会看《孽子》,单纯是因为看过《台北人》之后,买了白先勇的全集,《孽子》是其中之一。直到看了快一章节,才忽然明白,这是部关于同性恋的作品,才发现可以继续看下去,而不像对该类电影那么反感。白先勇在这里逆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里面住着为家庭所抛弃、为社会所遗弃,似乎这是造成他们同性恋的原因。你以为呢?
43
—
白先勇·《树犹如此》
私人笔记:
如果说,其他白先勇的文学作品是虚构写作,这一本就是非虚构(这不是严格意义上虚构和非虚构)。这里所说的人和事,都能在他的生活中找到,是真真切切存在于他的世界里,和他有过交集的人。当我读到《第六只手指》,我脑子里会不断浮现《寂寞的十七岁》中的《我们看菊花去》,都是写姐姐,都是真,但《第六只手指》更有切肤之痛。
44
—
汤素兰、谭群·《湖南儿童文学史》
私人笔记:
就像看一本乡土历史书籍,也确实是一本这样的书。书中的人和事,好多都曾见过,曾亲身经历过。会有恍惚的错觉,哦,原来这样就是历史了呢!唯一遗憾的是,也曾在这块土壤中耕耘过,却没有在中间留下一笔。而现在,我像一个出去打工多年的打工仔,又回到故乡,面对曾经流过汗的土地,首先要将其中的杂草去掉,再来思想种下什么作物。
45
—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余光中·《老人与海》
私人笔记:
我肯定我曾经不止一次看过这本书,也不止一次听别人分析、讲述这本书,但存在于我脑海中的,都是些支离破碎的碎片,它们散落在各处,无处寻觅。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坐下来,把这个不长的故事,从老人出发之前,读到他拖着一个巨大的骨架回到海岸(这一句话来做海明威的书评,似乎有些长了)。明知道故事会是那样开始、经过、发展、结局,还是能跟着书中的节奏,屏住呼吸,期望故事能不要那样曲折,期望老人能不经受那种折磨。大概,这就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还值得一提的是,余光中先生的译本,不错的。
46
—
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
私人笔记: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的诗,也是白先勇题在《台北人》正文之前的一首诗。刘禹锡感叹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而白先勇题作此诗,既有感叹自己,也有感叹书中人。这句诗经变化,用在此处,意味深远。欧阳子是谁?白先勇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一个人,并以“好友”称谓。由此可见,欧阳子既了解白先勇其人,亦了解白先勇的作品,由他来分析评论白先勇,是再恰当不过了。只是我平时就不太喜欢这样仔细评论一个成形的作品,不想对一个有意义的作品形成一个固定思维,最后也只能在一个框架里徘徊。若不是如此,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验,岂不快哉?
47
—
叶兆言·《美人靠》
私人笔记:
让朋友荐书,列个书单,其中就有《美人靠》。淘了本二手书,价格相当低,某图书馆的标签还在。品相还好,虽然已经泛黄,但不像有人看过的感觉。大概这是一本冷门书,叶兆言也在书中说自己大概不算是个畅销作家。要是热门作品,无论如何都能寻到一些翻阅的踪迹。不过,阅读过程倒是轻松,叶兆言就像在对一本没有读者的日记本说话,说话的焦点也都是身边各种细小的事,比如做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被来家里装纱窗的小老板叫叶总,新书首发式上的假模作样……大概不如高品人士们的法眼,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相对较低,只有6.4。
48
—
邓西·《路过一棵开花的树》
私人笔记:
约稿的作者,交流中得知是衡阳老乡,有一本书正在宣传期,就下单买回来。主体分三章,打算三天看完。结果到第二天,居然一口气看到底,合上书已是凌晨一点多,要顶着熊猫眼去上班了。跟作者打下包票,要写一篇大大的书评,以报答她的写作。因为是衡阳人且差不多同龄的缘故,书里所写的场景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每个故事都在我的生活里发生过。我一页一页地翻过书页,就像是走在老家门前那条漫长又深远的石板路,跨过一块石板,眼前就浮现过一个画面。那些画面,有的美好,有的残缺。然而,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童年啊!
49
—
白先勇·《八千里路云和月》
私人笔记:
一个歌迷、影迷,碰到了偶像的东西,都要买下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偶像的崇拜。我就是这样买了这本书,因为作者是白先勇,我的文学新偶像。但不得不说,这本书虽然号称暌违17年,却不是我想看到的样子。哈哈,原来白先生也会“江郎才尽”啊!!!!以后可能要做一个理性的白先生粉丝,多翻翻以前的书吧!
50
—
紫金陈·《无证之罪》
私人笔记:
看不怎么高明悬疑小说,常有这样的体验,情节发展会相对牵强,但你为了这本书能继续看下去,不得不沿着那个你无法信服地推断继续进行下去!无证之罪不会如此。一般阅读推理小说,都希望层层抽丝剥茧,得到最后真相。这本推理小说,你反而会希望谜底越晚揭开越好,最好是不要揭开。为什么呢?
还能看到这一行字的朋友,我衷心地感谢你!
错别字在所难免,句子可能不通顺,意思只限自己能懂,这一切请多包涵。
敬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