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方得圆读阿城洛书河图上
2022/6/22 来源:不详说明:这是我读阿城先生书时随手写的杂感随笔,分两部分,一是我对此书核心论点论据的提要,一是我有感而说的临机发挥,分上下推出。最近读这类书很少,还退了好几个易学群,是棋王阿城解洛书河图的噱头提示让我动了心,是读书群朋友所发的一段导读让我能快速读完此书。此书的价值所在(包括而不止于):由对七宿天极的解读,从而重新解读了先秦儒道的觉醒价值,由对星象系统的探赜索隐,从而顺势找出了不同文明的本质区别。
~~~~~~~~~
必须要先说足拜年的话,然后才能自说自话接着阿城先生说的随意往下说。
看了阿城先生的《洛书河图》很震撼!很有收获!
我本就是历史系学子,不但对上古文明有敬畏性崇拜,也有系统性学习,但坦率地说,我至今还是看不懂!我看不懂洛书河图的密匙指征,看不懂苍龙星宿的对应暗示,看不懂北斗天极的至尊意义,看不懂青铜饕餮的文化内涵,看不懂的多了去了。
这次拜读阿城先生的大作,我似乎明白了些:
中华文明造型之源在天象!
洛书是借苍龙七宿复制拷贝出的文化路径,洛水出龟的腹背甲板是用神袛灵龟呈现的八卦九宫图;
河图就是太极图,是银河系图形,非黄河出,那个尽人皆知的阴阳鱼图,是古代天地自然河图的人工精致化提取;
河图没有双鱼眼,只有一个核心位,就是蛇头龙首代表的北极星(天极);
青铜器上的纹路常被误读为云纹雷纹谷纹,那是银河星汉以天极为枢升降的幻视旋转纹和幻听振动纹,巫师以此带领大家进入不可知的天极黑洞;
东方文明拜的是北极星,西方文明拜的是太阳神,古代埃及拜的是天狼星,不同的天象崇拜,才有不同的文明缘起;
因了北极紫薇星,才有紫薇垣中的文武百星,才有紫禁城中的文武百官,其文化内涵自有天据;
灵性之龟代表四面八方聚中央的至高王位,龟背是“天圆”之象,龟腹是“地方”之象,四肢是擎天四柱,龟的头是天极的菱形定位;
以七仙女喻七星,是暗示母系氏族的时代背景;
蝴蝶图符是天地之根生命之源的玄牝写意。玄牝是带着紫红的黑色的……;
饕餮并非贪财贪食的怪力乱神,而是“移形借位”后兽首不同侧面的叠合,是天体星云中的星汉旋转的毛旋儿图形,是牛头天极神的崇拜标识,是人类学意义上图腾的异音;
被考古专家命名的虎食人卣也是误判,实际上是主宰西方星宿的白虎护佑天极神与天地沟通的象征,它象征着接管祭祀与护佑天极的权利与资格;
烤是发现,是森林大火后发现熟食可吃好吃;蒸是发明,是通过系列设计、准备与实施后的可吃好吃。这是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之一,是中国漏算的四大发明之首。瓦特之蒸,才是近两百年的事;
动物的本性中,除了食性之外,还有攻击性,它是动物也是人类取得食性资源的动力,揭示此秘密者已获诺贝尔奖。这也是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克制人类动物性的依据;
孔子在觉醒的开启时代就表达了觉醒的终极意义:人的自由状态,即大自在;
孔子及儒家在被不断异化。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强调仁是国君权力的责任,故有性善论,这是对孔子一次不易察觉的异化。荀子读懂了孔子的觉醒价值,也知道礼教的约束性必须,但他看到的是人性恶、是时代需要的始皇帝,故对儒家再一次异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到董仲舒时完成的儒家异化的帝王术。几千年人们一厢情愿反对的是那个异化的孔子儒家,即荀学,而不是原始儒家;
帝王术的原意是,活着称帝既然不可阻挡,那就把周朝正统文化价值加进新制,使其受礼制约;
古代郡县制是以天象神学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围绕天极星皇帝一人转的制度安排;
出土竹简的《老子》上没有无为无不为;
天极是北极星,是天上唯一不转动的星星,故称太一,也就是中;
《老子》告诉我们的是负阴抱阳、天阴地阳。乾下坤上,不然就不能下沉上升冲气以为和,其中,坤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周文王演易是颠倒了乾坤之位!
卦象的起源是远古的巫师测量日影线或地温变化的规律总结,之后才被占卜覆盖。连山易是夏易的直线展开图,归藏易是殷易的循环造型图;
老子是返回式觉醒,孔子是现世型觉醒,目标都是大自在式的自由状态,原始道家儒家并不冲突,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轴心期中华文明的觉醒;
庄子对中国造型的贡献是起始性创造性的,核心在隐,形式在审丑,因之而有神品、逸品、能品;
黄帝与蚩尤大战演化为炎黄大战,本质是稻作文明因海面上升退居后与粟作文明的冲突,由此知道了有个环太湖文明圈,是一直延伸到东海大陆架区域的;
南方种稻子的人,从小就对管理有感觉;
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某高度文明遗留下的活化石,是东亚新石器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华文明之源的活化石;
中华文明并非大一统的来源,它源自六个部分,即史前六个文化核心圈,包括环太湖文明。这种说法打破了黄河文明中心论的主流叙述,是对中华文脉最具根本性建设性的梳理。
~~~~~~~~
上述这些论断论据不是说没有瑕疵,不是不可以抓住某一点去证伪,但得承认,那真是阿城先生,也是一代中国学人苦心探究的“心得”啊,为此,我们理应为他们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