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了阿城老师的棋王树王孩子
2024/9/11 来源:不详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饭票粮票......这些概念是属于中华大地一代青年的。就像80后、90后的一代,注定作为国家中流砥柱成为这一场疫情为数众多的亲历者。阿城老师的名字总是从各种文化节目中听到,他的作品在我的必读书单里很久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今天才读到。一下明白,那些关于阿城老师的溢美之词,毫不夸张。别人眼中的阿城孙郁:那时我们看了,都傻了,小说还能这么写。他回到了过去明清小说的传统里,又有一点现代人的智慧在里面,不简单。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那一代作家里,他是分量最重的。之前我们看的都是红色文学、革命文学,把士大夫的东西和旧小说的东西都切断了,而他接上了。当时,除了汪曾祺有老一代的民国基因,年以后出生的人几乎不可能有这么一种底色。窦文涛:我觉得他的表达比观点更吸引我,甚至他的观点,我的证悟都被我抛在脑后了,我觉得这种表达,而且我觉得他是一个什么,他真让我体会到了,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是个什么乐趣。阿城和他的代表作这次读完了阿城老师的三王系列,即《棋王》、《树王》、《孩子王》,每一个故事都精干短小。我选的版本是理想国授权上海三联书店年4月份出版《阿城作品典藏(二十周年纪念版)》。阿城老师自己做了小传,他说:“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阿城老师文如其人,三篇作品是同一历史阶段,从三个角度写出来。每个作品都极尽文字艺术之能事,在简洁准确的文字里讲述了令人震撼的故事。读时不忍掩卷,读罢很想再细细品味一番,后劲儿十足。《棋王》的主人公是“王一生”,一个痴迷象棋的穷小子。让人想到“自由的鸟儿是关不住的”,无论你是何种出身、何种际遇,如果你注定是做某事那块材料,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看似这样的故事却不仅仅是这样,这才是《棋王》受到瞩目的关键。《树王》的主人公是“肖疙瘩”,一个与树同生死的人,像那些背后有很多故事的英雄,像隐姓埋名的高手,与自己的武器合二为一。当然,书中有很多情节和描写是在质询某些不合时宜的集体意识,那些意识完全忽略客观现实,只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去看看,你不会陌生的。《孩子王》的主人公是“我”,都说这是一个在批评当年教育界现象的作品。我看也是,贫穷农村学校招老师很随意,赶走老师也很随意。老师想教给孩子有用的东西,教育部门希望老师教给孩子正确的东西。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三王是阿城老师重要的代表作,生活在今天的言论环境下,阿城老师行文立意之犀利还是很实用。作为后辈,我们还是继续琢磨吧!听听老师文字的回音我常常烦闷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就那么想看看一本书呢?电影儿这种东西,灯一亮就全醒过来了,图个什么呢?可我隐隐有一种欲望在心里,说不清楚,但我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我这才明白,我从未真正见过火,也未见过毁灭,更不知新生。我总认为艺术是一种过程,小说尤其是一种过程的艺术,就像喝茶的艺术在喝茶的整个过程,如果只是为了解渴,中国人称为“驴饮”。阿城老师不愧为他那个时代的代表,而且是极重要的一位,尽管他从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