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你为啥这么狠丨跟一个民间古
2024/10/31 来源:不详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原标题:多年“阿城蒜”,从紫皮、白皮演变成“独头”呼兰葱阿城蒜双城的菇娘儿不用看……关于哈尔滨农产品的顺口溜至今仍口碑式地流传着可考证的“阿城蒜”,有多年种植历史,但也不是随便哪块地种出的蒜都一样好。阿城区阿什河街道办事处白城村的村民说,除了他们村土地肥沃外,村子边上那道古城墙,也给白城出产的“阿城蒜”提供了小气候,让他们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种蒜条件。02:03辛苦不怕只盼卖个好价“你别看现在是一瓣一瓣种下去的,长出来就变成独头蒜了”,阿城区白城村地里,雷大姐头也不抬地边跟记者搭话,边快速地从腰间口袋里掏出一把蒜瓣,熟练地把蒜瓣立着放进破好垄的土里。出芽的蒜瓣还得把蒜芽朝上,而且间距得保持一致。一直忙碌着的雷大姐是位种蒜老手,和她一样,大地里忙种蒜的女子不少,不远处还有一位正卖力地拉着铁滚。铁滚走一趟可以压平两条垄,还需用镐在压平处豁开一条沟,后面的人把蒜种立在沟里,再用脚趟土轻轻把蒜种埋上。种蒜真不是个轻巧活儿:铁滚很重,拉起来比较费力;往土里插蒜种得一直蹲着,时间长腿麻了,才会站起来直一直腰。也有人站着把蒜种撒在沟里,然后再蹲下去一瓣一瓣地立在土里,工序不同,但绝不轻松。雷大姐说,她家的蒜今年种得有点晚,左邻右舍一个多星期前就种完了,人家都开始浇水了。她家今年种了有三亩地,都是独头蒜,是近两年刚刚引进来的品种,价格要比种了多年的紫皮大蒜高一些。种蒜前期投入较大,一亩地仅蒜种和农家肥就得花多元,现在就盼望着收获时大蒜价格能涨起来。距雷大姐家地不远处,蒜农老王正在给大蒜浇水。一条成年人胳膊粗细的水管,延伸数百米,喷出来的水像下毛毛雨,全闷在了土里,一会儿工夫,水管两侧的土就湿了。老王告诉记者,如果不下雨,大蒜从种到出苗得浇两三次,每次都得浇透。一根水管两三个小时才能浇半亩多地,很麻烦。等苗长到半尺高时,就不能这样浇了,得往垄沟里灌水了,要不然来回拉扯水管容易把蒜苗弄折了。从紫皮蒜到独头蒜的蜕变“这块儿地喷差不多了”,75岁的苏会兴身上、手套上沾了不少泥,边说着边哈腰往地里拽了拽水管。他家的浇灌方式与老王家不一样,水笼头自动呈扇形循环喷洒,水溜更大更急,喷洒的面积也更大。苏会兴家今年种了60亩大蒜,算得上阿城区种蒜大户了,从他父亲那辈起就种大蒜。白城村人均土地不到一亩,除了自家少许承包地外,绝大部分土地都是租的。在6月中下旬收完大蒜后,还能再种一茬白菜,几乎家家都是这样。白城村党支部书记葛晓东说,白城村是“阿城蒜”主产地,苏会兴原来是白城村的“老村长”,别看岁数大了,但头脑一直活络,是村里的“能人“,更换大蒜品种就是他的主意。老苏说,以前,阿城蒜农种的紫皮蒜种都是从江北等地买,种的时间太久,大蒜变小,影响价格,他一直有更换蒜种的想法。三四年前,他和另外几个蒜农从山东买了一批蒜种,想不到,春天播种前,大蒜长出了一寸多长的苗。以前未遇到这种事,那几户农民怕不出苗,把蒜种都扔了,重新买。当时,老苏买的太多扔不起,就冒险种到了地里,却有了意外收获。这批大蒜都长成了独头蒜,收获时,价格比传统的紫皮蒜高出不少。独头蒜好卖,当时就被阿城当地蒜商包了,有的蒜商等在地头,大蒜从地里起出来,他们还动手帮忙剪蒜头……种了一辈子大蒜,老苏头回遇到这种情况。换了品种“阿城蒜”还是牛“独头蒜好卖,我家种的都是独头蒜”,正在给蒜地浇水的蒜农不避讳。老苏种独头蒜成功的当年秋天,又从山东买来一大批蒜种,不少村民加入。有了第一年的经验,第二年收获时都是独头蒜,大家都卖了好价。老苏说,山东买来的蒜种在阿城生长期较短,便出现了独头蒜。这几年,种独头蒜的蒜农越来越多,白城村约有亩蒜地,大部分都种独头蒜,农民收入比以前高不少。关于古城墙与“阿城蒜”的民间传说,阿城区“绿办”唐主任说,“阿城蒜”所以出名,主要是口感好,辣甜适中,捣成蒜泥后黏稠度好,在空气中氧化较慢,这和当地特殊土壤和气候环境分不开。白城村等少数几个村的土壤结构很适合种植大蒜,而且那一带还有一道古城墙,形成了特殊的“局部小气候”。同样的蒜种,也尝试过在其他乡镇种植,但不如在白城村、南城村等地种植的质量好。阿城区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蒋主任说,阿城全区大蒜种植面积约亩,主要集中在阿什河街道办事处的白城村、南城村、东环村和双丰街道办事处的双兰村。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在不断帮助农民改良土壤,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大蒜的种植面积,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张玲记者:康福柱编辑:曹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