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到底好在哪里鲁迅木心阿城余
2022/9/24 来源:不详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30910/4254069.html
著名历史学家李开元说,我最喜欢读《史记》。《史记》是伴随我一生的读物,我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遍。我手边一部《史记》,已经封面脱落,断线掉页。精彩动人的叙事,有根有据的史实,遮掩不住的思想,是《史记》魅力无穷所在。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和史学研究表明,司马迁编写古代史有充分的根据。一部分文人有感于《史记》的某些篇章过于优美精彩、富于文学性,竟然怀疑不是信史而是创作,甚至得出司马迁不是严谨的历史学家,而是编故事的文人之同病相怜的感慨。
我特别仔细地阅读了《史记》中最为精彩的“鸿门宴”和“项羽之死”两篇,感慨万端地发现,“鸿门宴”和“项羽之死”之所以感人而流传千古,不是出于司马迁编造故事的虚构魅力,而是出于司马迁忠实于历史的表现定力。
“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分别出于当事人樊哙和杨喜的口述家传。司马迁与樊哙的孙子樊它广有交往,杨喜的第五代孙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鸿门宴”和“项羽之死”都是司马迁根据樊它广和杨敞的家传口述写成的,这种口述传承的背景,正是其之所以如此生动感人,如此细微传神,真实得使人怀疑的原因。
我豁然开朗:真实才是力量,真实才能长久,真实可以魅力无穷,真实可以美丽动人,历史比小说更精彩。
余秋雨有一次在北大讲授文化课,讲到《史记》时,一位女学生举手发问,秋雨老师,司马迁写到“垓下之围”,英雄末路的项羽,唱起“力拔山兮气盖世”,与心爱的虞姬告别,最后的几百个壮士也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那么,是谁目睹了项羽临终前的一系列戏剧性场景?司马迁没有告诉我们这个材料的来源,就把它写到《史记》里面,这么写真的好吗?
余秋雨说,你触及了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历史学家敢于担保自己的历史表述是充分客观的,尽管他们经常会以充分客观的面貌表现出来。司马迁怎么知道项羽唱歌、虞姬自杀的具体情景?他其实有过不少考察,不仅有当时留下的文字资料,还亲自到过那些地方,搜集过各种传闻。如果司马迁还在,你问他,他会告诉你当时是根据多少资料的集中对比才作出最后选择的。
司马迁的史学是一种“文学化的史学”,而不是“科学化的史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但是,司马迁毕竟是在写史,因此他的文学又受到严格控制。例如,写到传说的地方,他会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传说,彼此心照不宣。
司马迁走遍了几乎整个大汉疆域,他一路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史料的考证?是传闻的搜集?是对每个历史事件地点的确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收获:一是采撷到了豪荡之气;二是获得了现场感。这两种东西,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能够充分领受。司马迁在两千多年前极为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走了那么多地方,是他后来成为中国首席历史学家的基础。
余秋雨说,《史记》是一种以第三人称“夹叙夹议”的散文。历史本身就是一篇大散文。它有情节但不完整,有诗意但不押韵,有感叹但无结论。最好的散文总是朴素的,司马迁的文笔,像历史本身一样朴素。他用朴素无华、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正常语言写作,像一场浩荡的清风席卷文坛。
《史记》向我们证明,中国语文的最高本领是质朴叙事,而不是抒情铺陈。在质朴叙事的过程中,司马迁还会有一些警句、格言式的点化之笔,提挈全篇。这也就使质朴与哲理互相呼应。
鲁迅先生对《史记》有个非常精准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者谓其史学性,后者谓其文学性。
司马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是一个书斋专家。虽然出身书香世家,读了万卷藏书,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写部史书出来,但他为了寻求第一手资料,毅然走出家门,足迹几乎踏遍大汉帝国每个角落。
《史记》写了那么多人物,每个人物的逸闻趣事都写得那么灵活生动,比如刘邦年轻时混流氓,领了小弟回家嫂子不给做饭,经常下饭馆白吃白喝;比如陈平年轻时长得白大,跟嫂子有染,被嫂子不小心说出来,他哥一气之下把嫂子休了;比如韩信年轻时混流氓,被一个杀狗的赖皮欺负的钻裤裆,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书上看不到的,单靠坐在家里编,绝对是编不出来的。想想当年的交通条件,你就知道工作量有多大。
孙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一部《史记》,落落大方,有丈夫气概。读《史记》,当司马迁写出人物、忘掉儒家时,是他最精彩的部分。写屈原,以儒家精神写,不佳;写到“鸿门宴”人物,忘了儒家,大好!古时候不写商人,不写流氓,司马迁才气大,胆魄大,皆入文章,写得出了神,忘了儒家的训诫。以下是我以为司马迁最精彩的篇章:《项羽本纪》、《管晏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刺客列传》、《李将军传》。
钟阿城在《闲话闲说》里说:我读《史记》,是当它小说。太史公司马迁家传史官,他当然有写史的训练,明白写史的规定,可你们看他却是写来活灵活现,他怎么会看到陈胜年轻时望到大雁飞过而长叹?鸿门宴一场,千古噱谈,太史公被汉武帝割了卵子,心里恨着刘汉诸皇,于是有倾向性的细节出现笔下了。他也讲到写这书是“发愤”,“发愤”可不是史官应为,却是做小说的动机之一种。司马迁是中国小说第一人。
太史公写《史记》,搜集到那么多东西,其实是街谈巷议,他自己本身有国家图书馆,有系统性的材料,同时跑了很多地方,听的大部分是街谈巷议,再把街谈巷议和国家系统联系起来,《史记》才会写得那么生动、那么像小说。
司马迁写《陈涉世家》,用的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混合,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白话文。《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文短篇小说合集。
从这个角度讲,司马迁身为一个小说家,他是高明的,卓越的,用冯唐话说,“上了金线”的。
这套精装正版《史记》六册介绍给大家,高档礼盒包装,收藏馈赠俱佳,绝对物超所值。原价,现价只需79,喜欢的朋友赶紧入手一套吧,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