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记忆50年前,400多名东北人来许

2022/12/29 来源:不详

北京皮肤科医院在哪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210122/8615677.html

50年前,来自东北的一批国企员工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来到许昌,落地生根,“催生”了许昌继电器厂这家企业,许多人的命运也由此改变。

50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一瞬,却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见证了一家企业、一个社区的发展之路。本期《许昌往事》,带领大家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

建厂之初,老厂长杨显明在搬迁动员大会上讲话。资料图片

多名东北人告别亲人来到许昌

许昌继电器厂的前身是哈尔滨市阿城继电器厂,该厂不仅生产继电器产品,还为部队生产步话机。年,根据国家安排,阿城继电器厂多名干部职工来许昌建厂。

写许昌继电器厂的往事,不能不说“掌门人”王纪年。

如今,王纪年已年过七旬,在他退休离开许继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创业,成立了纪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魏都区政府聘请为“魏都区创新发展顾问”。“我年从河北机电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哈尔滨市阿城继电器厂做车工。年,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的号召,作为第一批‘许继人’来到许昌,成为许昌继电器厂的一名工人。”王纪年说,当时,许昌继电器厂周边是农田,非常荒僻。

50年间,王纪年先后当过组长、车间主任、科长、副厂长、厂长。

在他主持工作的27年间,许昌继电器厂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成立了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年在深交所上市,在国内同行业创下“第一个进入中国机械百强企业榜单”“第一家被列入国产化装备生产基地名单”等10个第一。

建厂之初,员工在搬运设备。资料图片

一家三口来许昌,住进市区小旅店

今年79岁的董煜兰,不失东北人爱说爱笑、性情直爽的秉性。“我永远忘不了,我们一家三口年7月8日乘火车离开哈尔滨。”董煜兰说,她23岁和同在阿城继电器厂上班的王平结婚。来许昌那年,他们的孩子6岁。

上了火车,王平的姐姐哭喊着,拽着火车门不让走,说:“你们在哈尔滨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啥非要带着孩子到河南许昌的穷乡僻壤吃苦受罪?”

当时,为了照顾来许昌工作的职工,单位允许大家在北京转车时停留3天。“在3天的‘小假期’里,我们带孩子去了天安门、故宫等地。”董煜兰说,直到来到许昌,他们才知道要建的厂处于郊区,那里一片荒凉。

因为新厂区边建设边生产,来报到的职工没有住房,大家都被安排到许昌的旅店、旅社或条件非常差的干店。有一两年的时间,许继把许昌市区的很多旅店、旅社包了下来。

董煜兰住的旅社,一个房间安排了两家人。为了方便,他们有的用破纸板把房间隔开,有的在中间扯一个布帘。“那时候,烧水、做饭用的是煤炉。饭后,孩子们跑到院里一起玩耍,跟住在四合院一样。”董煜兰笑着说。

也有一部分职工被安排到郊区的干店居住。干店主要供赶车、拉煤、做小生意的人居住,条件非常差,住店的人需要自带被褥。

在旅社住了一两年后,董煜兰搬进职工宿舍(处于今许继花园小区的位置)。许继先后在建设路建了5栋四五层高的楼房、9栋平房,还有几栋单身宿舍楼。

不久,许继又建了简易托儿所,解决了职工上班后,孩子的照看问题。

董煜兰和两位老同事在许继社区博物馆前合影。

多名商丘人来到许昌成为“许继人”

在许继社区的许继博物馆里,挂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一名20来岁的年轻人正在认真工作。年轻人名叫黄安国,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如今,当年的帅气小伙子已有67岁了。说起往事,黄安国一言难尽。

“年10月,我和来自商丘的名工人风尘仆仆来到许昌。”黄安国说,当时大家有的暂住在灞陵桥关帝庙,有的暂住在大王庄的民房和烤烟叶的土棚里。

进入冬季,野外寒风刺骨,但大家都不畏艰难,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投入到建厂的工作中。黄安国说,他和同事每天早上5时起床,跑步到工厂,吃过早饭后就投入到一天的劳动中。大家挖管道、铺马路、抬石子、拉废土,填平了许多水坑,铺平了全厂大大小小几十条马路,挖通了几千米长的下水道。

黄安国说,自己能从农村走上工人岗位很不容易,也非常珍惜。“来许昌之前,父母一再嘱咐我,一定要努力学技术,学本领,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多作贡献。”

建厂初期,工厂提出了“边基建,边生产”的口号,生产任务繁重。为按期完成任务,大家经常加班加点工作。黄安国说,年的春节,大家就是在厂里度过的。

入厂不久,踏实、能干的黄安国担任了机械加工车间的台车组组长,加入了共青团,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年,黄安国担任了车间团支部书记,后来被评为“许昌市劳动模范”“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年,他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7年前,黄安国退休。他离岗不离责,联合社区成立了许继工友艺术团,经常组织几十位老年人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地进行公益演出。

在许继社区文体活动室,一位叫刁俊岭的老人说,他也是商丘人,年10月,他和多个老乡一起来到许昌,有幸成了“许继人”。

20世纪80年代的许昌继电器厂资料图片

许继集团冠名,有了许继大道

据了解,许继大道于0年开工建设,到1年下半年完工。根据地名法规的规定:对没有正式命名和准备更名的道路、桥梁、大型公共场所、建筑物等,可以实行冠名权有偿使用,通过一定程序获得冠名权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可用单位名称、商标名称、产品名称命名。最终,许继集团出资万元取得了许继大道的冠名权。

许继的退休职工在许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娱乐。

风雨五十载,奉献不言悔

“我记得,老佟带家人回了阿城,老陈也回去了。”董煜兰和同事交流时说,后来,早年回去的人大都后悔了。为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阿城继电器厂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职工下岗,有的养老保险费没有按时交,影响了退休生活。为了养家糊口,大家不得不单干,有的开小饭店,有的开出租车。

前些年,董煜兰在老家见到几位早期回到阿城工作的老同事。他们在言谈中都流露出悔意,说当时应该坚持下来。

选择留在许继的人,每月领三四千元退休金,还可以住在环境优美的许继花园小区,令早期返回阿城的人羡慕不已。

“珍惜生活,感恩许继。我曾是阿城县篮球队队员,来到许昌工作后仍然喜欢打篮球。”董煜兰说,这些年,考虑到身体原因,她爱上了打乒乓球,白天在许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活动一两个小时,晚上在许继花园小区跳跳广场舞,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如今,不少许继干部、职工的子女在许继继续奉献着青春和智慧。一代又一代许继人的身体里流淌着许继的血,许继情结伴随他们一生。他们继承和发扬许继的优良传统,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2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