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VS民国文学,哪家强余光中五四以

2025/3/4 来源:不详

前段时间,混迹于某文学群,里面不乏承学之士与文坛大佬。某日,群里一众高级知识分子,为了一个骤然兴起的话题,吵得不可开交,那就是:中国当代文学VS民国文学,到底哪个更强?

这话题有点意思。我在其中,是极少数派,坚定地认为,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成就远远超过年——年这三十年间的“现代文学”,即“民国文学”。某大佬批评我胡说,我则直怼他“当代读的少”,尽管他是我很佩服的前辈。这倒不是我无知庸妄,而是实情,搬出他的素日言论和那些集子即可验证一二,当仁不让吾何辞哉!

可叹那些纷纷站队民国\现代文学的,詹詹费词多皆如此类:民国读物看得多,同时代的东西瞧得少,心态上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最后导致认识上受蒙蔽而不自知。轻视同代人身边的人,也是人性难除的刻板印象。

毋庸讳言,民国文化是顶牛,但它的知识创造,最厉害在文史学术上,并非文学领域。

当代女作家王安忆与林白

得承认,民国学术,整体上的繁荣与精深程度,乃至经典著作的数量、大师级人物的产量,都远超过乾嘉时代,大概仅次于先秦与魏晋。复旦招牌葛教授,前些年发表了一篇名文《被高估的民国“大师”》,认为“民国的学术被高估了”,黄金时代是媒体的炒作,“大师”没多少云云,议论很酷爽但不是立其诚的言语。我能理解他要为日益庸俗化的“民国热”、“民国范儿热”降温的心理,但对他的论证结论与方式,只配付之一笑。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所批点的“文人立论,往往好逞偏见”,不正是此君?

对民国文学不满的声音,其实由来已久。作家余光中早就在文章中说过,五四以后的现代作家们,仅仅是“成了名,可是艺术上却没有成功”,甚至“五四以后不少名家浪得虚名”,这是大实话。岂止,“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创者及那些领航者,诸如王瑶、李欧梵、凭“现代中国文学史”大名垂宇宙的夏某先生等等,都有过类似的吐槽。

作家余光中

还有个实话,是我自己5年前倾耳听来的:某黄姓教授,那是研究现代文学的扛把子,德高望重老师宿儒,很多中文系通行教材都出自他手,但他也在私下场合坦诚,自己之所以要研究民国文学,出发点只是“研究它为何失败”,顺嘴还说了更难听的话。那时我对这领域多热情啊,这咳唾真溅得我一脑幻灭。

可惜,再后来,敢这么说的教授也近乎绝迹了,因为非专业领域的不愿惹是非,所在的又要靠这啃饭,总不能强其招供自白,“我研究半生的东西,其实都是不入流的吧”?

所谓“文学”,按如今观念,主要以小说与诗歌为代表。民国文学的问题,就是这两方面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委实寥寥无几。

葛剑雄教授:“民国的学术被高估了”

小说,能预流,堪与当代同行抗衡,一时难易轩轾的只怕不出五人,沈从文张爱玲萧红数家之外,代雄有谁?所谓“鲁郭茅巴老曹”六大佬,除了霸主鲁夫子,您真兴味盎然看得下去的有几?诗,就更别提了,您能辄诵于口不忘于心的有几句?只怕就剩一个徐公子的康桥可挽尊点了吧!细细想想,脍炙人口的白话诗,基本都是当代人产的。

当代文学完全不同,真正百花齐放,是靠作品实力各表一枝的。不夸张,名家名作数不胜数。小说,贾平凹莫言刘震云陈忠实迟子建毕飞宇王安忆余华苏童韩少功阿城王朔金庸白先勇王文兴陈映真刘以鬯李昂朱天文张大春史铁生施叔青;诗,周梦蝶痖弦顾城海子北岛舒婷于坚芒克多多郑愁予郭路生西川洛夫昌耀杨炼林莽商禽韩东余光中流沙河欧阳江河吕德安张枣翟永明黄灿然余秀华,能纯靠文字实力跻身文学史吃冷猪肉的,随便都能拉出50号人来,不朽之作绝不在少。

当代名诗人余秀华

至少,在小说与诗歌方面,论质论量,我都觉得当代文学远远超过民国时期。这里面的原因,推究起来其实很简单,绝非民国人笨手笨脑或者才情有欠,而是民国时代白话文学都尚在草创阶段,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技术上还不够娴熟,极容易新旧夹生进退失据,哪能顺手呢?如此反复试错,50年后的当代文学,遂得以大鸣金鼓,也在情理之中了。

当代文学能胜出,说白了,是沾了承前启后的便宜,是前修未密后之转精的结果。

曹丕名言,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民国文学,当然自有它的绝技,足以让当代文学瞠乎其后的,那就是散文随笔。

散文这东西,最见文字功夫与行止见识,中学生可以写出小说杰作《白高粱》,这一块就很难措手糊弄。民国文人普遍学问好,随笔又是祖传什物,加上阅历深广,一下笔就是好文,灵根自植者直接返古开新了。所以民国散文,文字圣手比比皆是。

梁实秋与后妻

而到了当代,作家们多数是不读书的,胸中词汇量过万的都少,经历又很狭隘,哥们几个喝酒打架混饭局唱场KTV就算“闯荡江湖”了,操持起散文来就词不达意力不从心面面相觑了。于是乎,一比较,民国文学散文奔逸绝尘大家辈出,不说二周高高山顶立了,张爱玲梁实秋林语堂钱锺书朱光潜朱自清郁达夫等等第二梯队人物,都是今人无可超越的了。当代随笔,我觉得最好的是谷林,但较之二周,那差距仍是不能以道里计的。

当代作家路遥故居

所以,总体而言,当代文学成就远在民国之上。当然,本也无意轩轾,新旧本是一体,都是吾国文学的流与变,只是好事提个醒:民国文学固好,也有它的孱弱与虚火;而当代文学,千万别自惭形秽,莫言贾平凹余秀华们,你们不差的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