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棋王浅析小说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学的

2022/9/19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120/4561809.html

在很多人心中,阿城都是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王一生的姿势没有变,仍旧是双手扶膝,眼平视着,像是望着极远极远的远处,又像是盯着极近极近的近处,瘦瘦的肩挑着宽大的衣服,土没拍干净,东一块儿,西一块儿,喉结许久才动一下......我指了指水碗,他接过去,正要喝,一个局号报了棋步。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不动。他看着碗边,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响,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这是阿城笔下《棋王》对决九大高手的一个场面。

它以第一人称“我”的限知视角,讲述了呆子王一生以棋征战沙场,也征战他的人生的故事。

这样的视角,让读者我很快的被代入,被牵引,但又因是旁知视角,总让我有听朋友转述身边人经历的既视感。

作者阿城,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下放那些年,每天吃完饭侃大山,大伙儿最盼望听他讲故事,他也能聊,从名著到聊斋,从神话到野史,阿城的故事总是层出不穷。

《棋王》是他八十年代发表的《三王》中的一篇,篇幅不长,快的话两三个小时就能看完,但细品一品,你会发现它有着中国传统文学的传承。

1、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我”下乡途中偶遇醉心棋道的知青:王一生。

他下棋有股子痴劲儿,旷工都要约人下棋,没有棋盘就在心里下盲棋,为了棋,可以废寝忘食,对棋的痴迷程度,完全是名副其实的棋呆子。

你来我往熟悉了,才知道呆子到垃圾站找寻丢失的棋谱,偶遇一捡破烂老头,老头名不经传,却是棋道高手,传给他一本下棋(武功)秘籍,他自己摸索,竟然悟出了点儿名堂,棋力大增。

这颇有点儿金庸笔下,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入了落拓高人法眼,得天独厚,练成稀世绝学,独霸武林的传奇。

《棋王》中最精彩的一幕,是棋呆子王一生,因呆气,没有参加象棋大赛,但又不愿错失与高手过招的机会。

好在他并没有胜负心,只一心想切磋,于是三五好友,陪他邀约大赛的冠亚季军,为省时间,同时与他对决。

这一场赛事,一传十,十传百,轰动了全县,最后形成他一人同时对决九大高手的局面。

这棋怎么下?

呆子提议:下盲棋。

以一颗脑袋,在思绪里铺九张棋局,真不比金庸笔下华山论剑,少半分锐气。

我曾试过,在心中下盲棋,走个三四步棋,脑海中的棋盘布局就已模糊不清了,何况他脑中要容下九盘不同的棋局。棋呆子真的是天才。

那一场赛事,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比赛开始全场又鸦雀无声,只有奔忙的传棋步的话语。

没有刀剑,却仿佛旌旗飘扬,几军对垒;没有号角,却分明征战沙场,吼声震天。

阿城笔下,无拖泥带水的废话,生动、细致,语言在这里仿佛活了一般,一幅幅画面嵌入脑海。

所谓“棋道”,也如“禅道”,王一生沉入九盘棋局的世界,思绪的分身以一敌九,最终决胜千里,造就了“棋王”的奇迹。

2、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的语言审美

这就是《棋王》的故事梗概。

说来简单,但阿城笔下,开出的是朴实的花,却异常芬芳。

不止是故事神奇,他的文字,他的细节,他文章中蕴含的“古”的气质,在今人的作品中,已非常难得。

陈丹青都曾说过:阿城的文字是可以把玩的。可见其文字的魅力与韵味。

八十年代的中国,作家、诗人层出不穷,但大多都效仿西方的结构与写作技法,如余华、莫言等,或抨击时代,做卫斗士。

阿城是不同的,他身上有传统中国的韵味,这形成了他独有的特色。

他的笔下,一直保有一种古法的文学传承,有古文的简练深邃,又不失白话文的轻松易懂,拥有我们汉文化独有的气息。如《红楼梦》,《聊斋志异》,走的都是话本小说的路子,语言饱满,有静气。在世俗的烟火中,沿袭了中华文化味道。

阿城的文章不装,率性自在,常常一挥而就,细细品读,却经得起把玩,他的文字是具有审美、匠心的。

“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太阳斜斜地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来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要把命放在棋里搏。”

“夜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却还似乎耳边人声嚷动,眼前火把通明,山民们铁了脸,掮着柴禾在林中走,咿咿呀呀地唱。我笑起来,想: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这便是《棋王》中两处描述,再来感受下《威尼斯日记》的笔调:

古人最是这闲笔好,令文章一下荡开。威尼斯像“赋”,铺陈雕琢,满满荡荡的一篇文章。华丽亦可以是一种压迫。

忽然天就亮了,早起的威尼斯人的开门声皮鞋声远远响起,是个女人,只有女人的鞋跟才能在威尼斯的小巷里踩出勃朗宁手枪似的射击声。

这便是阿城的语言,笔调中有一种古风古韵的沿袭,却又是简单精炼精准的白话。阿城的文字让我最惊艳的,就是他的古和他的精。

3、合乎传统“道”的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含有儒释道的影子。比如《红楼梦》,也有个跛脚道人、渺渺真人,总在关键时刻,推进剧情,让人了悟因果。

阿城的文章中也蕴含着传统精神,棋呆子最后达到了道家“无”的境界。

对决九大高手时,棋呆子眼睛平视前方,周围几千人仿佛都已隐去,他如禅定般,老僧入定,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精神超脱了身体的束缚,陷入天地辽远的征战,那是自己的棋盘,也是自己的战场,眼睛仿佛是窥见另一世界的大门,黑黑的,看进去,方知思绪的将军,正在九大战场上运筹帷幄。目力所及尸横遍野,耳旁只剩厮杀阵阵。

观棋如观人。棋呆子能成为棋道高手,与九大高手华山论剑,其实暗合道家精神。

棋呆子一生只爱两件事:棋、吃。

他为棋痴迷,却并无争斗之心;他喜欢吃,却也并不挑剔浪费。这些在书中都有细节描述。

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棋王后,依然不失本心,拒绝了冠军邀请他去家里住宿的建议,依然与朋友们吃在一起,睡在一个大地铺上。

这个普通又不普通的知青,随着“我”的讲述,立体了,有了性格,也有了神韵。他的不卑不亢,他的淡然,他的专注与痴,都合乎道的精神。

他能进入人棋合一的忘我境界,是达到了道家“无”的心性层次。

4、传统文学中的世俗和精神

阿城曾说:“中国传统小说的精华,其实就是中国世俗精神。纯精神的东西,由诗承担了,小说则是随世俗一路下来,《红楼梦》是第一部引入诗的精神的世俗小说。”

在阿城的眼中,世俗和精神是可以合一的。

就像他笔下的王一生,棋道超凡脱俗,达到一个极高的精神高度,无愧为棋王,但也是一个俗人,拥有常人的七情六欲、缺点毛病。

《棋王》结尾,阿城借“我”这个俗人,道出做俗人,才能得乐趣的人生妙悟。在他眼中,“我”是俗人,棋王也是俗人,阿城一生都安于做一个简单的俗人,但也将这个俗人做得快乐而又极致。

王朔曾羡慕阿城,说:北京这地方每隔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成精的就是阿城,如果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阿城所会技艺甚杂,可以说门门懂,样样还不俗:会做饭,会攒车,会打家具,写过书,教过钢琴,当过摄影师,还做过编剧,吃喝玩乐无有不精。

莎翁说:“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

阿城正是如此,他有自己的精神高度,也常说自己是个手艺人,和木匠没啥区别;他既可以大雅,也可以大俗;闲时弹得了古琴,也能穿围裙下厨;做得了编剧作家,也无惧当小工讨生活。

这可能就是传统文化中世俗精神的内涵吧,高调求知,低调做人,既有自己的精神探求,也安于世俗的平凡简单。

阿城发表的作品不多,但喜爱者却不少,《三王》就在其列。

《棋王》虽已看完,但其对决的场面,大伙儿打牙祭吃蛇的画面,好似还活灵活现眼前,佩服阿城笔力的同时,对《树王》《孩子王》也开始了新的期待。

End图/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