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就是这么有存在感

2024/8/9 来源:不详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交通遗珍中也有不少元素与龙相关。龙行天下济沧海,福至人间泽万家。让我们走进龙文化,与交通瑰宝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隋炀帝龙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易经》)。中华传统文化将龙视为权力与地位之尊,因此,帝王又被称为“九五之尊”“真龙天子”,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帝王与皇室的宫殿、服饰、器物等也都有使用龙作为装饰的传统。

隋大业元年(年),隋炀帝为了漕运和下江南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多公里,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形成了连通南北、沟通东西的水运格局。

隋炀帝龙舟模型。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隋唐大运河为隋炀帝南下游玩提供了便利,他沿运河出游时驱使龙舟、楼船数万艘,锦帆彩缆,宫女跟随,穷奢极靡,这在唐诗中有迹可循——“炀帝龙舟向此行,三千宫女采桡轻”(徐凝《汴河览古》)。“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

从江苏省扬州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龙舟模型可见,隋炀帝的御船上下共分为4层。最上层是皇帝专用,既有办公的朝房,又有休息的卧室,中间两层有间房间,下层是内侍、船工们的住所。详细记录可参考《大业杂记》中的记载:“其龙舟高四十五尺,阔四十五尺,长两百尺。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朱翠,雕镂奇丽,缀以流芳、羽葆、朱丝、网络。”

今天,扬州市东关古渡牌楼下的壁画《大运千秋》,以及隋炀帝陵遗址公园内的壁画《隋炀帝巡游江南》上,都描绘了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的画面。硕大的龙头高高昂起,目视前方,龙口大开,龙舟上站着隋炀帝和大臣,侍女……晚唐诗人皮日休评价,若无如此奢靡的游乐,隋炀帝的功绩可与大禹比肩——“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怀古二首》)。

铜坐龙

年,金王朝将都城从上京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北京的建都史以此为开端,至今已有年。今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展出的一尊铜坐龙,可谓是见证北京建都史的镇馆之宝。

几千年来,龙的造型多种多样,但踞坐式造型的龙却十分罕见。金代,铜坐龙是皇家车驾上御用饰物,以彰显皇室威仪。《金史·舆服》记载,金世宗大定六年(年)十二月规定,将金辂“轼上坐龙改为凤”,以及“大辇……顶轮施耀叶,中有银莲花、坐龙”。可见,当时的金辂扶手和大辇顶轮上都会装饰坐龙。

铜坐龙(金)。据本报图片库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这尊铜坐龙,出土于金中都遗址宫殿内,集龙、虎、狮、麟等多种动物的形象和特征于一身,龙昂首闭口,前腿直立,弓身踞坐,双股尾上翘,整体看来眉宇平和、泰然自若,却少了一些金代早期铜坐龙的威猛之态。

金代铜坐龙造型的变化,见证了中华文化多民族、多地域、多文明的融合发展。今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铜坐龙,于年出土于黑龙江省阿城市,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金代最早的龙造型文物。阿城上京会宁府是金前期的都城,这尊铜坐龙昂首张口,肩微前弓,前左腿翘起,爪踏瑞云,龙尾上翘,龙鼻子造型还很特殊,鼻孔朝上,气势十足。

前后两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造型的铜坐龙,展现了金源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金代以后,在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传承的影响下,清代宫廷建筑的屋檐,以及华表上也出现了坐龙造型。

金虬龙纹环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和喜爱,不仅为皇室御用,也普遍存在于民间。人们认为龙能带来好运,因此喜欢用龙命名、作装饰。

多年前,一艘商船满载万千宝物驶向海外,却意外沉没。年,来自深海的“南海I号”一出水便轰动了世界。“南海I号”目前出水文物超18万件(套),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年代较久远、保存最完整、文物储存最多的远洋货船,几乎浓缩了南宋生活和对外贸易的方方面面。

金虬龙纹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藏

两宋时期,我国金银器制作行业日益成熟,金银器也逐渐成为外贸的宠儿。“南海I号”出水的金虬龙纹环,现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镇馆之宝。

双龙纹饰承载着吉祥的愿望,凸显尊贵和富裕。金虬龙纹环整体外形流畅,表面是浅浅的阴刻纹饰,从龙首开始,可分为5组纹饰,即2组龙首、2组对三角纹饰带、中央枝蔓叶纹饰带。龙头和龙鳞线条简约,表现力十足。这件金虬龙纹环粗犷大气的设计风格,与我国传统素雅精细的审美有着明显区别,专家推断其或为出口东南亚或中西亚地区的配饰。

自汉代以来,广东就是中外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南海I号”浮出水面后,让我们更接近了这条黄金海道。“南海I号”上的许多出水瓷器也与国内传统器型不同,这是吸纳外来文化,适应外销市场审美的表现,足见当时我国海外贸易产业已经十分成熟。

青龙桥站

年,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共计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青龙桥站在列。京张铁路青龙桥站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脚下,京张铁路在这里实现了著名的“人字形”转折。

青龙桥站是我国目前保护最为完好的百年火车站之一,也是京张铁路上唯一一座至今保持原貌的车站。因此有人说,青龙桥站就像中国铁路工业的活化石,有着独特的魅力,走进这里能嗅到一种不一样的气息,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青龙桥站。据本报图片库

青龙桥站得名于青龙桥村,据《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记载,村民以青石当桥用以通行,取名青龙桥,并以桥名改称青龙桥村。青龙桥村的主街道是关沟古道的一部分,南来北往的商贾从此经过,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车站选址在青龙桥村东约1.5公里处,因此取名青龙桥车站。青龙桥村原是一个耕地不足的山村,得益于京张铁路的修建,青龙桥站带来的客流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詹天佑工科进士印章。詹天佑纪念馆藏

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詹天佑纪念馆珍藏着詹天佑工科进士印章,为国家一级文物。詹天佑的工科进士印章由“宣统纪年特赐工科进士第一”章和“詹天佑印”章组成,系寿山石雕刻,印纽为双螭龙,螭龙首首相对,造型生动。螭龙是“龙生九子传说”中的第九子,佩戴螭龙图案的玉器寓意美好,象征着事业蓬勃发展。

战国人物御龙帛画

古人将龙的喜爱上升成为羽化登仙、御龙飞天的精神向往,这在艺术创作和墓葬出土文物的创作上可见一斑。

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人物御龙帛画,于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1号墓。年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特种邮票(T.33),一套2枚,分别是人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足见其艺术价值之高。

人物御龙帛画。湖南省博物馆藏

人物御龙帛画正中头戴高冠、身穿博袍、腰佩长剑的男子当为墓主人,他侧身立于龙身,头顶有一华盖;龙昂首卷尾,弓身成舟,舟尾立鹤(凤),舟旁有一鲤鱼随行。人物衣着的飘带、华盖的垂穗都表示了风动的方向,全然是一幅驾龙舟乘风破浪的样子。

在我国神话语境中,龙是仙人的坐骑,如《史记》写道:“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大戴礼记》中有黄帝“乘龙扆云”,《山海经》中也有“南方祝融,兽面人身,乘两龙”等写法。这件帛画上,墓主人手执缰绳,还特意画出了车盖,以龙作舟(车)羽化之意十分明确。

其实,古代御龙题材作品并不稀奇。如有黄帝铸鼎后乘龙升天之说,还留下“龙去鼎湖”这一成语,用以形容帝王离世。李白在《飞龙引》中也写道:“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东汉骖龙雷车画像砖。四川博物院藏

在墓葬出土文物中,也常出现人乘龙升天的场景。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东汉骖龙雷车画像砖,砖面浮雕3条龙驾一轺车凌空飞奔,车上乘坐2人,手牵驾绳,车轮呈旋涡状云雷纹。荆州博物馆收藏的人乘龙形玉佩,出土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熊家冢墓地,龙身中部倚立一人,是楚先民御龙遨游思想的反映。南京博物院收藏“羽人戏龙”砖拼壁画来自江苏省丹阳市胡桥宝山吴家村南朝失考墓中,被考古学者认为是一幅乘龙升仙图。这些文物凝聚着古人对未知世界的神秘想象,也为后人研究中华传统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参考。

人乘龙形玉佩。荆州市博物馆藏

交通文博陪您过龙年

“龙龖龘”号地铁专列

本报记者杨丽芳通讯员苏梓轩供图

武汉地铁1号线,是国内首条“龙专列”,将运行至元宵节(2月24日)。与龙相关的21件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跃然于车门和看板之上,让乘客沾喜气的同时也涨知识。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甲辰年》特种邮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甲辰)龙年生肖邮票展览》,汇聚了全球62套76种龙年生肖邮资票品。其中,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甲辰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天龙行健”,第二枚名为“辰龙献瑞”,内容分别取材于故宫九龙壁以及传统吉祥纹样“祥龙拱璧”。

胶济铁路博物馆

胶济铁路博物馆。陈宇舟摄

《龙骧华夏——中国古代龙砖特展》,展出西汉至南北时期山东、浙江、河南、山西、江西、河北、四川、重庆等地古龙纹砖近百种。古砖以珍贵文字、传神画像、精美图案,深深地烙上了历史的痕迹,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华章。

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博物馆。据本报图片库

从行云布雨的神兽到帝王权威的符号,再到民间公认的吉祥灵瑞之兆,中国人对龙的喜爱从未消减。《辰龙出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展出的各种银器、珐琅器、瓷器等都包含了龙的元素,承载了对世界最初的疑惑、想象与崇拜,也寄托兼容和谐、普济四方的文化信仰。

作者丨记者刘雨静

责编丨李源源

审核丨连萌

投稿邮箱:xww

zgjtb.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7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