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阿城 > 阿城简介 > > 人何以为人

人何以为人

2024/9/15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58.html
人何以为人?脑袋在肩上,文章靠自己。——阿城《孩子王》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读完阿诚的《棋王》一种复杂的情绪幽幽上脑,一代人的记忆,一个时代的现实,现实时代下人何以为人?仅是生存谋生?还是有点其他?棋王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先说吃,再说下棋。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条铁律。阿城曾是“知青”,而知青并不都是一样。正如阿城在《一些话》中所说:“知青上山下乡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扭曲现象,它使有的人狂妄,有的人消沉,有的人投机,有的人安静。”而大多数知青如阿城所说:“老老实实地面对人生,在中国诚实地生活。”就像棋王一样,一个社会底层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为了谋生而又为了象棋可以不吃饭的人。《棋王》写的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吃和下棋两件事:先是吃,再是下棋。对于书中的王一生来说,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对于吃饭这件事他非常在乎。而阿诚写吃,可谓高手,文中两处写吃的场景。第一处是棋王王一生在火车上吃饭。“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再移动,转了上身找。这时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吮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着安全到达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轻轻地叩茶几。一粒干缩了的饭粒儿也轻轻地小声跳着。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将那个饭粒儿放进嘴里,......他就伸手到嘴里去抠。终于嚼完,和着一大股口水,“咕”地一声儿咽下去,喉节慢慢地移下来,眼睛里有了泪花。”阿诚第二处是吃蛇。王一生来到“我”这里吃蛇肉。这一场面中,来自南方大城市的倪斌回忆了他精致高雅的生活——关于吃螃蟹、吃燕窝、品茶、下棋、作诗等,对王一生产生了震惊,也是十分在乎吃的他,对吃有了新的感受。而仅仅是感受,是吃完巧克力后不停舔嘴唇,是听完吃螃蟹后,仅从吃蛇肉臆想螃蟹之味。两处写吃,而全然不同,第一处吃是最基本的生理满足,而第二处的吃,却是一种奢侈,一种吃的乐趣。从王一生的“吃”。吃出了物质贫乏年代的不易,心酸,艰辛,也吃出了人何以为人的铁律。人首先应该有最基本的物质生产生活,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民以食为天,以吃为大。有的吃,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吃好,王一生是不奢求的,他是一个懂知足的人。有了吃,才能下好棋。而“棋”在文中,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合,一种精神满足,心灵安放,自我救赎的符号。文中之“棋”于“吃”中出现三种:一种是王一生母亲留下的用牙刷把磨成的无字棋;一种是脚卵家传的乌木棋;一种是“盲棋”。这三种棋都是王一生精神的纽带。无字棋是王一生母亲留给他的,纽带着母亲对他的爱,在那动乱的年代,作为知青,这无字棋变成了慰藉王一生心灵的唯一寄托。脚卵为了改变自身困境将家传的乌木棋“送给”了书记。乌木棋成了利益的纽带失去了传统棋文化的价值。而“盲棋”,只是脑中对弈,没有任何实物,或许这才是王一生真正的精神满足之纽带,真正心灵慰藉之纽带。不论身处穷境,还是困境和逆境,王一生总能与棋对弈,抛却人世繁纷,寻求内心安静。我也略下象棋,但是还是不懂象棋,但是文中王一生对象棋的些许看法,带给我新的思考。王一生:“我迷象棋。一下棋,就什么都忘了。呆在棋里舒服。”人总要呆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人的一生,最难的就是和自己相处,最难的就是自己给予自己。人总会遇到肉体的困境,也会遭遇精神的苦境,找到一种安放自我的方式,就像王一生一样,躲进棋局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王一生一个人和几个人赛棋,连环大战,在胜利后,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是的,人总要有点东西,活着才有意义。而这点东西就是精神的追求,就是除了最无趣而又最重要的吃之外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第二个方面:精神。人活着,不易,只为了吃活着,不易,不够;更要有点精神,不易,够了。“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胜乎己。”古今成事业者都需要有这么一点精神。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棋王胜利了,而我们呢?《棋王》留给我们太多思考,下回再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7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