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喜欢陶渊明讨厌王维,却为什么要做王维

2025/3/6 来源:不详

木心跟朋友有这样一段对话:粉墨登场,粉墨是人事,场是天命。要脱尽名利心,唯一的办法是使自己有名有利,然后弃之如敝屣。不要名不要利,是强者,而多半是无能的弱者。我不取“陶潜模式”,宁择“王维路线”,结交名流,鬻画营生,然后一五一十地做起隐士来。

所谓“粉墨登场”,这是譬喻的说法。演员上台时,总要按照扮演的角色化妆一番,以求最大程度达到想要的效果。木心这里指的是自己搞创作。演员登台献艺,求的是名利,木心写字画画,求的也是名利。

不是每个玩表演的都能得到名利,绝大多数人演了一辈子,依然是个死跑龙套的;也不是每个搞艺术的都能得到名利,绝大多数人搞了一辈子艺术,最终默默无闻,穷困潦倒而死。所以木心说:粉墨是人事,场是天命。尽人事而听天命。

繁华俗世,滚滚红尘,就是一个名利场,世人各显神通,汲汲以求。所谓“淡泊名利”,是在拥有了名利之后,才有资格说的话。比如余秋雨就经常说,名和利现在对我已经无所谓了。这是一句实话。但他曾经用了十几年时间,苦心勠力,跋山涉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追求名利。

木心57岁重新开始追求名利,他说,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追求名利的人,这些人是真正的强者,很少。他们是有能力追求名利的,只要愿意,唾手可得。但是他们追求了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西天取经的唐玄奘,他只要在大唐好好念经,就会名利双收,可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艰难的道路。更多的人是“求而不得”,没有能力追名逐利,于是标榜自己“淡泊名利”,这些人就是生活中的弱者。

木心接着举了两个真正淡泊名利的人,一个是陶渊明,一个是王维,他说,我不做陶渊明,我要做王维。

五十岁时,陶渊明给孩子们写了《诫子书》。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从小穷苦,为了生计东奔西走,奈何性情刚倔,才疏学浅,处处碰壁。心想就自己这种性格,再在社会上混肯定不得善终,于是下定决心,弃官归隐,遂让你们忍受饥寒之苦。看到隔壁两个老光棍抱着被子躺卧在床舒心自在,我经常对你们母子抱愧于心。

我从小学习弹琴写字,喜欢清闲静雅,每当吸收了新知识,我就忘记了吃饭。天气晴好时漫步于树荫下,听着鸟鸣声声,内心欢喜安然。我经常说,五六月中,侧卧北窗之下,凉风习习吹来,快乐似神仙。

陶渊明年轻时也追逐过名利,也有过机会,但是能力有限,于是退隐丘山,吟诗自娱,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老婆孩子跟着受罪。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可毫无办法。人各有命,不可强求。

木心说,他喜欢读陶渊明的诗,不想过陶渊明的生活。太苦,太累,受不了。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我十岁认识陶渊明,于今五十多年,算是比较理解他了。陶渊明是双重隐士,实际生活中退归田园,隐掉了。文学风格恬淡冲和,也隐在种种高言大论之外。屈原是中国文学的塔尖,陶渊明不在中国文学塔内,他是中国文学的塔外人。正由于他的第二重隐士性,所以生前死后,默默无闻。

读陶渊明诗,是一种真正的享受,朴素,精致。不懂其精致,难知其朴素;不懂其朴素,难知其精致。他写得那么淡,淡得那么奢侈。

陶诗的境界、意象,在现代人看来,还是简单的,共通的,熟悉的。

王维出身豪门,是个长得帅成绩好又有钱的学霸,音乐绘画书法诗歌无一不精,年纪轻轻就成为诸王公主的座上宾,20岁高中进士,可谓春风得意。30岁丧妻,他心灰意冷,又没有孩子,从此彻底对入世失去了所有热情,开始向佛家靠拢。

他没有再娶,与人间声色日渐隔绝,彻底进入空灵状态。“孤居一室,屏绝尘累。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他给自己起了个摩诘的字,号摩诘居士。维摩诘是跟释迦摩尼齐名的在家居士,意为无垢、洁净,正与王维性情相合。

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放到山水之中,其诗臻于至境。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终南别业》: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没有提到王维一首诗,只是泛泛说了一个名字。王勃、王之涣、王昌龄、陈子昂、孟浩然、李白、杜甫、韩翃、白居易、杜牧、李商隐衮衮诸公,他都讲了一到几首不等的诗,尤其李白和杜甫,一讲再讲,不厌其烦。可见对王维并不喜欢。

既然他喜欢陶渊明讨厌王维,为啥却要做陶渊明不做王维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王维日子过得比陶渊明好。

王维隐居终南山下,建了辋川别业。他“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日有十数扫饰者,使两童专掌缚帚,而有时不给。”在王维的庄园中,仅专掌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两个童子专门扎扫帚,还时常供不应求。

可见王维虽然过着苦行僧生活,吃斋念佛喝苦茶,但这是人家乐意,人家完全可以过烈火烹油的生活,但是人家主动选择了与世隔绝。这跟陶渊明有着本质区别,陶渊明是想过好日子却不可得,隐居南山实属无奈的选择。

木心骨子里就是个追名逐利的俗人,这点人家自己也承认。他晚年荣归故里,花团锦簇,住在“晚晴小筑”中,名利双收。他的“晚晴小筑”,既没有陶渊明草屋的极简,也没有王维别墅的大气,内秀而精致,他只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名效仿者而已。

木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他没有结婚,也没什么朋友,深居简出,遗世独立。每天除了写诗,就是画画,或者阅读,别无他事。

木心有慧根,有天赋,有识见,他的文学素养是相当高的。正因如此,他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

陈丹青:所有用汉语写作的人,都应该读读木心。木心说话,清晰、扼要、深沉、脱略。他是个绅士,老成,风趣,优雅。跟木心厮混太久,很难清理他对我的影响。但他使我渐渐洗去一点野蛮的根性,使我明白作文说话的分寸。

阿城:木心的成就在散文、诗歌与随笔,在贯通中西方面,当代中国作家没有一个能超过他。

这套《文学回忆录》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套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木心谈木心/木心文学回忆录:全套3册现代文学随笔精选月销量¥99.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