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方方唯一出演的电影,没想到她当年
2022/12/1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33.html
方方与电影的联系最被人熟知的应该是《万箭穿心》,武汉封城期间,这部以武汉为背景的现实题材电影又被翻出来,掀起了不小的热度。影片改编自方方同名小说,方方并没有参与编剧。
本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可以说非常不喜欢。我认为它改编得不好,甚至很有问题。看电影被感动到,看电影看哭了,这些在你们那里可以算作评价一部好电影的标准,在我这不是。这个不争论,观影活动本就是一件主观的事情,也不打算展开说。
接下来推荐的这部电影名叫《小说》,吕乐担任导演、
编剧,刘仪伟担任制片,一部投资只有万的小成本电影。一众著名作家聚在一起探讨一个叫“诗意”的玩意儿。电影在年完成拍摄,直到6年才出品。他们的议题即使在年被谈及,都多多少少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
电影真正的分量在于聚集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坛的重量级作家,且看那一串串名字:
这十六位作家里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阿城、王朔、余华了。余华除了这部《小说》,后面还会在贾樟柯导演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里出镜。王朔与影视的关系就更不用多说,影响了冯小刚、姜文、徐静蕾、叶京等众多影人,还亲自导演了电影《我是你爸爸》。阿城自己的作品《棋王》已被改编成电影,还参与编剧了电影《芙蓉镇》《孩子王》《吴清源》《刺客聂隐娘》等。
徐星的小说《无主题变奏》是中国当代文学由传统转入现代的标志性作品之一,是先锋派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拍摄过独立纪录片。马原的名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与徐星分不开,他的代表作品《冈底斯的诱惑》与《无主题变奏》也分不开,他们同为先锋派代表作家。先锋派梯队里当然还包括苏童、余华、残雪等。
作家林白与方方算有渊源,都毕业于武汉大学,也是活跃在武汉和北京两地的知名作家。方方如果不是日记的事,大多数人也还不认识。作为中文系毕业的我,也的确对棉棉、赵玫、须兰、丁天几人不甚熟悉。第一次听说陈村是在高中时期,那时候有新概念作文大赛,知道他担任评委。没错,这部与作家有关的电影不介绍作家似乎也说不过去。
电影采用类似围炉谈话的方式来架构,其实就是还原现实中作家开笔会的状态。我认为作家的发言并不是电影剧本里已经有的东西,就是要临场发挥真情流露,要自然,要随性。可惜的是,谈话太过随意,部分作家的发言太过“实际”,与主流的价值观不符,导致电影被禁。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甚至没听说过这部电影。
大家的话题只有一个:诗意。仅就文学领域,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诗歌才会产生诗意,写小说的就没有,并不是这样。小说之所以能够取代诗歌的热度,就是因为它代替或承载了诗歌的诗意,这是阿城的观点,个人表示认同。年,小说家其实也已经逐渐吃不开了,年的李安正在拍《卧虎藏龙》,而张艺谋也准备将《英雄》提上拍摄日程。
作家们就“诗意”各自发表看法,方方的观点我总结一下:诗意得有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且有两个前提:一,时间上已经过去了;二,看个人需求,每一个人体会到的诗意各不相同。这个看法和我的理解大体是一致的。
期间也有其他作家发表看法,有人理解的“诗意”是等你已经把它描述得清晰具体了,“诗意”就不复存在了。所以电影《小说》才有大家如此散淡、随意的漫谈风格出来。
我所理解的诗意有一点不同的是它与禅有关,禅其实就是发呆,就是静坐,因一件事或一个人起的,算是引子,坐在那里发呆。无所谓时间长短,等你突然“惊醒”,以从发呆状态跳脱出来为界限,期间的这一阵冥想状态就是诗意。这种状态要靠机缘,可遇不可求,所以变得弥足珍贵。与现在的时间无关,与物质也无关,与心境有联系。
如此说来,三十几年了,我的诗意能想起来的大概就那么两三次。大二的时候发表过两首诗歌,稿费四十块钱,第一次投稿就发表在了省级刊物上,那种将文字变成铅字的感觉特别美好,走路看到边上萧瑟的树叶都停止了哆嗦。可是,这也不是我所说的“诗意”。
话到嘴边了,说一个吧。不知是高一还是高二,一个夏天的夜晚,繁星点缀夜空,可还是有一垄巨大的黑压下来,你的周遭不再宽阔。蛙声四起,蝉声聒噪,愈是吵闹得厉害愈能凸显夜的宁静和祥和。我和父亲并肩走过一片稻田,月光洒在注满水的稻田里,像一面面明晃晃的镜子,在那摇曳、徜徉。这些镜子被稻田里摸黑抓青蛙的同村伙伴腿上带起的水浪不断击碎又迅速重新合拢,他那攥住一把青蛙腿的手里挣脱出来一只,“扑通”一声,蹦入水中,激荡逃窜。我和父亲相视一笑,无话。
这就是我所能描述的出来的“诗意”,如此一瞬,短暂又难以忘却。电影《小说》里作家们穷尽脑汁来描述自己所理解的“诗意”,那么,我也呈现上我的。曾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与父亲并肩走过一片稻田》,恐贻笑大方,就不发出来了。
王朔的发言我觉着也有必要点一下,他提到从来都是诗人自杀,写小说的都活得好好的。那典型的京腔又开始连珠炮:卧槽,玩那个谁不会啊,没事儿糟践自己玩儿。我他妈挺不服气,我想我给你们丫的破一下……,我准备八十岁了,那口烟儿抽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他妈吸毒而死……我那时候要是有胆儿,我就豁出去了给大家添一大堵,我挑一高楼,当街跳下来,拍死在这儿,让你们丫的,恶心好多天……
作家的事以及“诗意”我们就闲聊到这,其实电影还有一条线。这次作家笔会的组织者,一个中年已婚女子,在宾馆大堂偶遇曾经的恋人,由王志文饰演,他在这里洽谈生意。两个人从最开始的尴尬、不知所措到后来慢慢放下戒备,重新拾起曾经的记忆,再到开释、倾吐。这一过程穿插在作家对谈始终,期间也有镜头给到这位策划女子以及商业洽谈的王志文。
电影最后,女子走了,作家也走了。留下了一个议题,还是和“诗意”沾点边,大家猜测两人的结局,每一位作家都有简短的看法。
这部电影由于作家的随性发言和一段有妇之夫的可能“偷情”,市面流通天然有种障碍。
对文学没有兴趣或者不喜欢看书的影迷们,大可不必去看。看一堆中年人夹着烟、东拉西扯,有的没的瞎聊“诗意”挺没劲。他们的“诗意”以及电影可能得出的一些结论,在你那里有可能变成晦涩、沉闷、消极、无聊的代名词。相互折磨就没有意思了,有必要再补充一下。
吕乐的这部电影从艺术方面来评价,有几点做得不错。手持晃动镜头,用镜头去经营情绪,成为构成叙事的可能,进而作用到内容本身。娄烨影迷应该深有体会。另外,影片结构有亮点,采用伪纪录片的拍法,又不具备典型剧情片的模式,嵌套进去的一段偶遇在影片最后是一个结构模式的反转,挺有意思。
由于此次武汉疫情以及日记的事情,方方被推向大众,自然有了更多商业上的可能性。从国内出版社邀约创作到不敢出版,再到又一次合作,这都得有一个过程。
也许,等事情过了,事态凉了,投资人不觉着敏感而是利益了,方方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影视方面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