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的读书状态
2023/2/17 来源:不详我的孩子在四年级之后,阅读速度飞速增长,读书的数量也快速增加。
五年级之后,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到处找书看的一种状态。不管是什么书,先拿来看看再说。
过去的一年中,他们看的书很杂。有我为他们推荐的书,有他们自己要求看的书,有在学校订阅的杂志,每天从报箱中给姥姥取报纸之后,上楼的功夫就能看个大半张,我的书横七竖八地放在沙发上,他们也会翻翻捡捡,抽出感兴趣的阅读,比如《棋王树王孩子王》、《我与地坛》、《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转山》、《看见》、《当呼吸化为空气》等,这些书都是从我的书堆上消失了之后,又在他们的书架上出现的。
我内心之中还是很盼望孩子能出现这样一个读书状态的,因为据我了解,很多爱书之人都曾经有过读书的“饥饿期”。
作家二月河老师,年轻时在部队锻炼,见书就读。从《中国哲学史资料简编》到《奇门遁甲》,从《儒法斗争史》到《基督山伯爵》,今天读《皮克威克外传》,明天又是《宋元学案》;忽而读到《第二次握手》,倏然又读《辞海》、《诗经》、《楚辞选》等等什么的。看见什么读什么,摸到什么读什么。
有的书有个封皮儿,有的没有,既无头也无尾,烂得像用久了的尿布片子。读到最后,只记得几个片断情节,著述人是谁、何时出版、定价几何,一概不知了。然而,就是这般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书读就幸福的劲头,居然也得了不少的文史哲知识。为日后二月河老师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作家阿城,也是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代。阿城当时在学校里很不受人待见,他就一个人跑到书店里去看旧书。去的最多的是西单一个很大的书店,店里书目没有归类,拿到什么是什么。很多书读到一半,店员就给卖出去了。后来阿城变聪明了,看得起劲的书,他就把它放到书架的后头、里侧,下次接着读,这才读了不少完整的书。
日本翻译官兼作家米原万里具有日本人当中少见的直接和尖锐,富有幽默的辩才。她留在身后的,有近二十本杂文和一部长篇小说。有很多人不相信米原万里在随笔中提到自己一天读七本书的事。米原去世后,由她的妹妹整理并捐赠了大量的书籍,这件事才得以证实。
同声传译经常需要在会议之前阅读大量的相关文件和书籍,米原可能就是在那时积累的速读能力。米原且读且分享,在《周刊文春》写了十年书评,后结集为《将人打垮的了不起的书籍》。
所以,当孩子贪婪阅读时,家长应该暗自庆幸,他可能正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可能正吸收着你不太了解的能量,让孩子尽情享受“心之所向,无问西东”的读书状态吧!
即使有点“猪八戒吃人参果”,一吞而下,那又如何?而且人参果的营养也未见流失。
读书本身就是其乐无穷的事。读书不求甚解也其乐无穷;读书偶得甚解,更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