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红科为什么要出版阿城文集
2022/5/19 来源:不详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年初,阿城作品首次结集为《阿城文集》出版,全集共七册,既包括阿城的“三王”代表作,也有阿城散落在各处的散文杂文,范围涉及写作、电影、音乐、绘画、收藏、摄影、文坛掌故等诸多方面,是目前收录阿城作品最全的版本。?
上世纪八十年代,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横空出世,不仅大陆,包括港澳台等世界上所有能够阅读华文的华人地区,都感受到了一种“惊涛拍岸”的力量。台湾著名作家朱天文说,阿城当时达到的高度至今还高悬在那里。
本次《阿城文集》由阿城亲自校订、杨葵担任特约审校。设计上也颇考究,“以现代印刷宋体为基础,参考金农的字形结构,制作出了一套仿古的印刷字”。为何选择在“手机阅读”时代,以如此考究的方式出版一套《阿城文集》,《深圳晚报》记者专访了著名出版人、汉唐阳光总经理尚红科。
他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一个神话般的人物
这是阿城写于年的自我介绍,本次《阿城文集》所用的也是这一段:“我叫阿城,姓钟。今年开始写东西,在《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了几篇中短篇小说,署名就是阿城。为的是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出生于一九四九年清明节。中国人怀念死人的时候,我糊糊涂涂地来了。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传统的说法,我也算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这之后,是小学、中学。中学未完,文化‘革命’了。于是去山西、内蒙古插队,后来又去云南,如是者十多年。一九七九年返回北京。娶妻。找到一份工作。生子,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可爱。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象力。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出外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阿城自认为“与大家一样”,但在著名出版人尚红科眼中,却并非如此。记者问及“为何要出版《阿城文集》”时,尚红科表示,之所以选择阿城的作品,与阿城作品本身有很大关系。尚红科说,这么多年来,熟悉汉唐阳光的朋友都知道,汉唐阳光努力所打造的都是一些精品图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无疑,阿城先生的作品当的起“考验”二字。“而且,我们一直认为,阿城先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却一直也没有以整套文集的形式推出过自己的作品,读者也很难看到其作品的全貌,更无法深入了解阿城其人其作,于是,我们想着,如果推出‘文集’,其效应将会是震撼性的,不但是读者之福,也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更能让年轻读者认识了解阿城。”
尚红科说,阿城先生第一次听到要出文集时,觉得不可思议。这应该有几方面的原因:“一、通过后来的聊天,我发现阿城先生是将写作看成末技的,这自然与阿城先生在举凡音乐、建筑、电影、摄影、造型艺术上都有所涉猎,且成就不俗有关。二、即便要出,阿城先生希望能够对其作品不做任何删减,保留作品的完整性,但是,不得不说,其作品必须做一些技术上的处理,阿城先生是世事洞明的人物,故而,他觉得目下状态中出版,蛮不可思议。三、阿城先生兴趣广泛,他实在不想在文集的出版上,耽误自己太多工夫。”
王朔女儿、女婿为文集做整体设计
《阿城文集》共七册,分别为《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威尼斯日记》《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文化不是味精》和《脱腔》。和之前的单行本相比,《遍地风流》收录了十多篇之前版本没有的小说。《常识与通识》添加了在《收获》杂志上刊登过的对谈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阿城文集》的整体设计是由王朔女儿王咪和女婿朱砂完成的,尚红科介绍,这是由杨葵先生居中介绍的。王咪之父王朔与朱砂之父朱新建皆是阿城先生好友,其对阿城先生的了解非一般设计师可比。
阿城亲自参与了本套文集的编订,尚红科介绍了编订时的具体情况:
首先是旧作新编。我们估计,大部分人看到这一套文集,都会注目于他的两本最新作品(《文化不是味精》《脱腔》),不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