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忙着复仇,在原著侠隐里怎

2024/8/30 来源:不详

看了电影《邪不压正》的原著作《侠隐》,便会明白为什么高晓松要跟姜文争这本书了。《侠隐》被称为‘老北平的哀悼之作’,连阿城都对此本书赞不绝口,直称此书具有贴骨到肉的质感。名家大师所言果然精辟,何谓贴骨到肉?就是极度的具有真实质感!这书讲的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儿普通,但是老北平的背景描的特别细腻,还有一些细节之处,逼真的就好像这书乃是一本《北平风土人情录》。或者也可以说这书就是!所以说,这本《侠隐》在我看来,文化民俗方面的价值要远大于文学方面的价值。作者张北海和《侠隐》一本背景、细节饱满,而故事平淡的小说,就好像是一副真实的北平画卷,像是张北海自己脑海中的北平记忆。画卷上有‘一溜溜灰房儿,‘街边儿的大槐树’‘洒得满地的嫩黄落蕊’,‘大院墙头儿上爬出来的蓝蓝白白的喇叭花儿’,‘胡同口儿上等客人的那些洋车’,‘板凳儿上抽着烟袋锅儿晒太阳的老头儿’,细节真实鲜活到逼人落泪的地步,而故事却是单薄的,就是主人公为师父报仇,有大片的空白就等着导演在上头做文章,往里头填一些自己的‘私货’,一些属于电影的质感了。北平旧照刚开始读《侠隐》的时候,我以为我会看一本关于侠义精神,武林侠义的书。但不想,却翻开了一本《舌尖上的老北平》。故事的脉络是顺着李天然(彭于晏在电影中饰演)铺陈开来的,在自家院儿里的早餐他可以吃油炸焦小鬼,马蹄烧饼和酱肉。他在北平的小胡同儿、大院里头走街串巷的时候,饿了就随便找个铺子,吃上一碗羊汤面,要上两串带点儿肥的羊肉块儿,烤的外焦里嫩,滋滋的冒着油响儿。深夜的我,猝不及防的读到这些描述吃食的鲜活文字,顿时腹中轰鸣,梦回北平。《邪不压正》剧照若是把这本《侠隐》归类为武侠小说,我又觉得有些不对劲,虽然此书中有武有侠,有手刃仇人,刀尖舔血的快意,但是读了全书你就会发现,作者好像一点也着急李天然的复仇之路,他让李天然东晃西走的,就像古早的那种单机游戏一样,主角每到一个地方,就好像是解锁了一张地图,作者字里行间描述背景风物很舍得笔墨,胡同、大院、小摊儿就像三维地图一样,随着主角的移动一处处都立体了起来。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如果真要给这本小说下个定义,我觉得‘风俗小说’可能会比较适合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邪不压正》,这部电影的评价两极分化很是严重,我觉得你要是不喜欢改编的电影,可以去看看《侠隐》,看看会不会开启这个故事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更要看看这本书,说不定会更喜欢书呢!小编悄悄的说一句,我更喜欢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7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