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主流权力,你可以选择什么,孩子王
2022/12/19 来源:不详如果说是《棋王》让作家阿城一跃而起,登上了巅峰,那《树王》就算是一个作家在登山前的热身,《孩子王》则是登上山顶后的重整待发之作。
《棋王、树王、孩子王》出版时间均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文学界对阿城这匹黑马的作品定位是,寻根文学。而阿城在他的散文集《闲话闲说》中称,“后来有寻根文学,我常常被归到这一类或者忽然又被拨开,搞得我一副踉踉跄跄的样子。”
阿城
按阿城的写作时期来讲,顺序应该是《树王》、《棋王》、《孩子王》。
很多人知道,阿城自从出版“三王”之后,很少有小说作品问世,他转移到了编剧、摄影、画画、讲课、写专栏、策划项目等领域去了。阿城不算是一个职业作家,他更像是一个资深的传统文化人、一个艺术鉴赏家。对音乐、绘画、建筑、电影、历史、传统古文化均有一定的造诣。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重温阿城的三部经典作品《棋王、树王、孩子王》。
阿城的《棋王》发表后,很多人讨论棋王有道家精髓,阿城自己却说,其实道家解决不了小说的问题,写小说倒有点像儒家,因为儒家重具体联系,解决的也是具体联系。如果用儒家去写道家,恐怕两家都不高兴。因此在阿城看来,《棋王》有点类似武侠小说,而《树王》是在《棋王》出版后,约稿催的紧,所以他把前面写的《树王》交出去了。多年后,他说《树王》怎么可以再提呢,它是我创作经验上的一块心病。
《阿城文集之一》
本文我想重点解读一下《孩子王》带给我们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思考。
一、被称为阿城“抗鼎之作”的“三王”
《棋王》因棋艺高超,一人决战九人,大获全胜,当之无愧为王;《树王》将树人合一,树是百年老树,人是力大无比,砍树高手,称“树王”也当之无愧;《孩子王》则是当年对教书人的一种戏称,连支书都说,“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当年的老师曾被打倒为“臭老九”,文革后期,老师的身份在民间被称为“孩子王”。不过,此处的“孩子王”老杆,却因“不合作”的态度“潇洒”离开,也自有一股“王者”风范。
《棋王》作为是作家阿城的代表作,汪曾祺评价这篇作品是“奇而不假”。
小说的主角“棋王”王一生绝对算一位奇人,对象棋的痴迷程度够“奇”、下棋技艺之高够“奇”、生活态度也够“奇”,《棋王》就是一部写奇人异事的典范。
梁家辉演的《棋王》剧照
有人曾问过阿城“你一定是个下棋高手,否则怎么能将《棋王》写的如此生动”,阿城的回答是“我不会下棋,围棋和象棋我都不会。小时候父母不让下棋”。
记者问,你不懂棋的话,写剧本的时候是否也有困难?
阿城:如果一部电影完全在描写下棋的情景,谁来看呢?观众和我们一样,大多数都不会棋。
看来正是因为作家不在此山中,所以才能够跳出故事本身,去寻找其中的本质根源,留下了更多的悬念和启迪,这正是视角不同带来的变化。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的精髓,《棋王》里捡破烂的老头也在讲无不为。
汪曾祺先生曾写文章劝阿城不要一头扎进道家出不来,而阿城说他其实是世俗之人,也早过了上当中邪的年纪。
下象棋
阿城在《文化不是味精》当中,他说当年有人说《棋王》好,我觉得它只是在水泥地缝里长出的一棵草。如果是一片草地,它长得比较高,就是说大家做得都非常好,你比别人还好一些,那才是重要的。水泥地里钻出棵草,算什么。
他的意思是,当时的文化生态被毁了,还没恢复过来。他的《棋王》恰好被发现,被火起来,是因为当时的特殊时代环境造就。
砍伐树木
《树王》的故事讲的是树在人在,树亡人亡,树人合一的思想。
在阿城文集《常识与通识》中有一篇文章是阿城年写的,他说98年洪水过后,人们终于意识到了水土保持。有人就请他去讲一下他的小说《树王》,理由是其中涉及到砍伐森林导致生态失衡。
他说当年知青的常识里没有生态那一项,只有战天斗地,而且表现近乎疯狂,那种疯狂让他产生了一些焦虑,觉得事情哪里不对头。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态环境的破坏者。
他说他当年在云南下乡当知青的时候,知道不管怎么砍,一个山上一定要留一棵树。如果不留这棵树,人就不稳定,就觉得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他姥姥家是白洋淀的,文革的时候,那边的地头上都有个龛,很小。种地的时候当地老百姓会拜土地神,但在破四旧的时候就都给拆了。如果那个龛没了,那一带的人或者那个村的人心里就会发生变化。其实原来有这个龛的时候,人们可能根本不会理它,但是一旦它没了,人们心理就不踏实了,不稳定了。
古树
所以阿城又说:“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一个联系,而不是我们都能说得那么清楚的一个逻辑关系。你把整个树晃动,瓦块啊这些会掉下来,最后柱子一倒。现在说什么要重建这个,重建那个,不可能了。重建东西都是要打地基的。没有地基,谁敢盖房,不是找塌呢吗?”
我们能从阿城的《树王》当中读出更深层的一些东西,一个“根”的概念。文革期间破四旧,很多传统的古建筑、古寺庙、古书、古玩……都被摧毁了。知青们下乡后,连古树也不放过,也要砍掉,理由是古树占了很大的地方,砍掉旧树种新树。
当时他想表达的就是那种朴素的、愚昧的、丧失良知的思想和对现实的无奈。
《孩子王》的背景虽然同样是在文革时期,知青下乡期间,但本质上要表达的内涵和《棋王》、《树王》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孩子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叙述结构也单一。但他表达的是一种不合作态度。这个主题虽然在当时有点政治敏感,但也体现了它的价值独特性。
二、阿城最偏爱的《孩子王》,到底在讲什么?
阿城说他最喜欢《孩子王》,《孩子王》算比较成熟了,因为有将近十年时间去仔细想。
小说开始时明确写着写作时间是一九七六,那时毛泽东还未去世,将来会怎样,不知道。那时他已经是个农民了,空闲的时候写写东西,浪费纸张。他觉得当时的人生的状态,只是不合作。
在当时的极权下,能采取的也只能是不合作,《孩子王》就是不合作状态。
你请“我”教书,“我”就按我认为的去教,你不同意“我”的教法,“我”就离开,没有什么可争辩的。如果你又要“我”来教,“我”还是按“我”认为的教,你认为不行,“我”无非是再走开。
《孩子王》剧照
作家贾行家在《一世读阿城》一文中也评价道:
若我们和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东西进行对抗,我们会下意识地去学习它,进而变成它的一部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对抗也是一种合作。
而“不合作”,是指在被不可避免的结局俘获之前,自己先把握住自己的一种态度,我们也可以把它叫作“逃避”。
而在八十年代初,很少有人会有这种意识。所以说,阿城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阿城后来在《阿城文集》出版的发布现场,和记者谈到当年写《孩子王》的一些感想。
他说《孩子王》传达的思想也很简单,就是和谁谁谁不合作。你叫我来,我就说我这一套。你说我这一套不行,你叫我滚蛋,那我就滚蛋。我不说我是冤枉的,你凭什么叫我滚蛋。没有(争论)这些东西。就是跟你不合作。在文革的时候,这是能够做到的,又安全、又保持自己的一个方式。不合作的人看这小说呢,就觉得你写最后这人笑了,这个好。咱们不是臊眉耷眼地走的,咱们是很有信心地走的。
三、面对主流权力,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时隔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会遇到与主流不合作的时候。这个主题,是关于人类和权力的主题,无论身在职场还是官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多多少少遇到“不合作”这个主题。
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主人公高加林被无端的辞退。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因没有考上大学,就到村里小学教书。教了三年书后,突然被村支书要高中毕业的儿子给挤了下来。
当高玉德老汉老两口得知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后,是愤怒、焦急、伤心痛哭。当高加林气愤的说要豁出命去与村支书高明楼拼个高低时,高玉德老汉吓的连忙阻止。
一家人在一场“暴风雨”后,高玉德老汉郑重的对儿子说:“你听着,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大家现在肯定留心咱们的态度哩。
转头又嘱咐老伴,以后见了人家要笑,再把自家种的茄子给人家送去一筐……。
路遥《人生》剧照高加林
这是高加林一家面对村支书“特权”时所做出的忍气吞声,明哲保身的做法。被支书儿子抢走了工作,不仅没有去吵闹,去上告,而采取了另一种饱经世故的忍耐和委曲求全。
这是一种对主流权力的妥协,世上有千万种人生,就会有千万种选择的方式。
鲁迅,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他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主流权力又是何种态度呢?
年,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的政变,鲁迅先生非常气愤。于是在上海吸收知识分子组成同盟会,但是刚刚成立就遭到了国民党的打压。国民党称鲁迅先生为“堕落文人”,还发出通缉令捉拿。
也曾有人找鲁迅,让鲁迅写文章骂蒋介石。但鲁迅拒绝了,他说如果用他的名字骂的话,恐怕他就没法在国内待了。所以鲁迅先生所有的作品一直没有把矛头直接对准蒋介石。但他一直用尖锐的文字去抨击时政,唤醒国民。
鲁迅先生就这样把握着合适的尺度,既不去触碰蒋介石的底线,也不放弃以笔为匕首。直到他生命的尽头,都没有放弃。
据年鲁迅之子周海婴出版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书中记载,年毛泽东在回答罗稷南的问题时表示,如果鲁迅还活着,“以我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
但毛泽东又于同年3月在《同文艺界代表的谈话》中说:“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怕什么的,任何人也不怕,不怕别人整不整,顶多没有饭吃,讨饭,挨整,坐班房,杀头,受冤枉”。不过可以看出,毛泽东对鲁迅敢说真话是持赞赏态度的。
这是面对主流权力,革命斗士、民族英雄鲁迅所可能会做出的选择。
那么我们的新世纪新时代的普通人面对主流权力又会是什么样?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中,电视台的新闻部白主任,一个干了12年的新闻部副主任,一个一直被台长压的提拔不上去的失意老主任,一发现余欢水的英雄事迹,马上和台长申请,要把余欢水事迹进行包装,大肆宣传,给社会制造舆论话题,给自己邀功表绩。
《我是余欢水》剧照
他的目的是不想在副主任的位置上等到退休,他唯刘台长马首是瞻,一心想坐上新闻部正主任的位置。一心不想再让台长说他是“四平八稳”。
当他得知余欢水是被误诊时,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当余欢水厌烦了被当做癌症患者抬来抬去到处表演时,白主任气急败坏又痛哭流涕,给余欢水诉苦。他说他12年来没有吃过一顿早餐,不是不想吃,是没有时间吃……。
白主任面对刘台长的长期压制,本以为抓住了余欢水这个身患绝症的英雄,他就可以从此咸鱼翻身。没想到,医院院长给刘台长打电话说穿了余欢水被误诊的事。这下白主任可是前功尽弃,在刘台长面前彻底歇了菜。
白主任面对主流权力,选择的是极力使出浑身解数,往上面挤、往里面钻,可结果却是弄巧成拙。
小结
面对主流权力,人们的选择为什么会各有不同。
因为选择的出发点是自己,有的人看清楚了自己,有的人没有看清自己。
但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自身的理想信念出发,从自身的处境出发。
《孩子王》中的知青老杆,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他在生产队里已经干了七年,砍坝、烧荒、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会做了。教书对于他来说,并不意味着“鱼跃龙门”,也不是从此就踏上了“康庄大道”。
他在教书的过程中,注重教的东西对学生实用、有用,他教的问心无愧。
如果“主流权力”认为他教的不对、不好,可以让他离开。他离开了,没有表现出任何死乞白赖和哭天喊地,反而是一种淡定和轻松。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不是不合作,是有自我意识、自我精神。
正如阿城在《棋王、树王、孩子王》的后序里所讲,希望读者可以读出更多的东西,面对主流权力,有崇拜权力的,有祈祷的,有解脱的,还有情色、暧昧的等等。
面对主流权力该何去何从?
我认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以这三个“不”来作为尺子去衡量。“不合作”从另一层面看,不代表消极对抗,恰恰是关掉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的自由和洒脱。
人生是一项多选题,选择什么样的答案,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合理、正确的判断。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