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三晋大镇大阳

2023/4/21 来源:不详

刘云涛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三晋第一镇——大阳

山西第一镇——大阳古镇

现在有人说“北京的官多,广州的钱多。”在明清时期,山西有一个地方就有“有官不到大阳夸,有衣不到渠头亮”、“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的民谣,这就是被誉为三晋第一镇的大阳古镇。

太行王屋两座山脉,晋东南恰好被包裹在这两座山中,山地丘陵却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大阳古镇位于山西晋城泽州县,虽然群山环抱,但却是连接陕西、河南、晋南、太原等地的通道。“阳泉水出鹿台山,山上有水,渊而不流,其水东经阳陵城南,即阳阿之故城也。”(《水经注》),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建了阳阿城。从春秋战国、汉唐盛世,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天独厚使这里成为北方的冶炼中心。“旧是阳阿路,山存铸剑炉。柳荫人学锻,花外鸟提壶。画壁留归雁,春泉绕座隅。居人虽逐末,问俗尚欢娱。”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叱咤江湖,大阳制针一枝独秀,舞绣织锦,成为名震华夏的“九州针都”。到了明清,大阳的冶炼铸造技术更为精湛,出现许多铁货名品,一是钢针,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海外;二是铁货,行销河南、河北、山东、内蒙、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阳阿古城九州针都

大阳古镇拥有34万平方米保存完整的古居村落,形势灵龟,古镇之西的大阳水库为龟尾,前河与后河之间的东西大阳为龟身,天柱塔处的大阳东端为龟首,纵横交错的古镇街区为龟壳,16处寺庙、21座阁楼、1座贡院、1处古塔星罗棋布般的点缀其中。“东西两大阳,上下两书院,沿河十八庄,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七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城池楼阁、古街古巷、官居商宅等,以“户分五里、人罗万家,生意兴隆,商贾云集”而成为山西第一大镇。

走进大阳,就像进入一座中国古城镇的建筑世界,城池寨堡、街巷纵横、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随处可见,西宫阁(赵飞燕)、高公主府遗址(北齐皇帝高洋之女)、天官府(孟氏一门七进士)、裴家十八院(光禄大夫裴宇)、张家祖宅(户部尚书张养蒙)、常翰林院(浙江布政使常恒昌)、棋盘院(传承上党戏曲的张得诚)、状元府(晋东南唯一的武状元张大经)、茹太素故居(户部尚书茹太素)、段氏老宅(八朝为官的段家)、霍家大院(太子太保霍整)……这些古迹和遗址有的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镇“精华中的精华”是汤帝庙、资圣寺和吴神庙。

汤帝庙是一座保留着金、元风格的古建筑,可以说是古老大阳的代表作。它坐北朝南,为一单进院落,庙宇与山门外舞台相对应,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分别布置有舞台、山门、月台、大殿等建筑,在大殿两侧耳殿的位置又分别安排有一相对独立的小型的院落,坐北面南另建了神殿。大院的东西两厢各有配殿等建筑五间。正中的三间明间为汤帝殿,东西的两间次间分别为佛祖殿、老君殿。在正殿檐下一根粗约3米、长约10米的虬形荆木大梁上,这么粗的荆木梁可谓举世罕见,借这根大梁转移受力,仅用两根柱,就撑起了这根梁,减柱、移柱建筑手段的巧妙运用,就使得成汤殿外看是三间,内里七间的格局,实历经了年的风雨,堪称晋东南元代建筑风格的典范。

资圣寺始创于北齐,寺内的大雄宝殿和转佛殿巍然壮观,它单层歇山顶、斗拱肥硕,建造得大有飞檐腾空,龙盘凤舞之势。寺内保存着一道牒文,时间是宋天禧四年(年),牒文说:“泽州晋城县古永建寺,牒奉敕,宜赐资圣寺为额,牒至准。”由此可知寺院原名永建寺,宋代才被皇家赐名为“资圣寺”。 

资圣寺现存建筑为明代之物,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分布的主要建筑有山门、转佛殿、大雄宝殿等建筑。转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三间,单檐歇山顶是寺内规格最高的建设。

吴神庙位于大阳镇西街村吴神巷中,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年)七月,前后两进院落,前院东西角开门,门头有“法华禅林”四个大字。吴王神即商太伯,让位季历,隐逸荆楚后断发纹身,誓不为用,所居之地号为吴。民景仰其德,尊为吴王神,后人立庙祭祀。院内有一株古油松,树身犹如一条矫健的九曲行龙,此树树龄已有年以上,被称为“千年龙树”。

“世上不少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关于这棵“龙树”,还有一段传说:有个年轻人经常毒打父母,后因在家里吃不饱饭,便到吴神庙当和尚。一天,一道光突然从天空闪现,一条龙就把小油松弄得扭扭曲曲,这和尚心想这是上天在警告我,于是赶紧回家,才知父母双亲早已过世。他仰天痛哭,回到庙里之后就把小油松叫作神树,取名“龙树”,每年初一、十五都会供奉它,借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晋商,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山西祁县、太谷、平遥商人为代表的晋中商帮,不过,晋商队伍中另外一支诞生于上党地区的泽潞商帮凭借着山西东南部丰富的煤铁资源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晋录》里的名句最让三晋人兴奋:“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潞州丝绸泽州铁。大阳周围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为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冶铁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是韩国的兵器生产基地之一,阳阿剑是古代泽州兵器铸造的一个标志。到唐末五代时,又成为后周的兵器手工业基地,在泽州城及太行大道沿线设立了27座兵器生产营寨,日夜打造兵器。明清时更是达到鼎盛,不仅产有铁锅、铁钉、铁锁等生活用具,而且镰刀、斧头、铁锹、犁铧等农具样样齐备。每年由山西、河南、河北,甚至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的大批商人都来到这里进行铁货交易。

战国时期,大阳有一位卓姓铸剑大师,为铸造一把最好的利剑,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了铸剑中。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终于打造出一把刀刃锋利,削铁如泥的好剑,可是,看着手中的利刃还是不满意,觉得缺少了神韵。一天晚上,大师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子对他说,你要想把这个剑铸好,必须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和剑融到一起。第二天,他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又忍痛把自己的左臂割破,将头发和血凝在一起扔到了火里边,当剑再次出炉的时候,果然,这个剑金光闪闪,这就是“阳阿古剑”的传说。

大阳不仅有阳阿古剑,也有制作精良的钢针。明嘉靖年间,大阳有位姓裴的年轻人在山东临清掌握了一整套制针技术,回到家乡大阳开起了第一家钢针手工作坊。由于做工认真,勤劳经营,经过多年的琢磨和研究,改良了制针的方法,并留下的“裴氏制针法”造福一方百姓。小小的钢针为这座千年古镇,带来了持续多年的繁荣兴旺,因针而富的古镇人把这位裴姓工匠尊奉为“针翁爷”,建起了一座“针翁庙”,每年正月,人们都要在这里祭拜。

随着晋商的足迹,大阳钢针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还远销西欧、中亚等地,“小小钢针做得精,卖遍天下四大京。东京卖到汴梁地,西京卖到长安城。南京卖遍应天府,北京卖遍顺天城。”小小的钢针为大阳赢得了“九州针都”的美誉。

山西,太行太岳高耸巍峨,黄土黄河横亘缠绵,五千多年的源远流长,不仅有着尧、舜、禹都的华夏文明,也有着唐尧故地、汗国强藩、晋商故里的悠久历史。在群星璀璨的银河里,大阳古镇焕发的雄宏的光彩无疑是异常耀眼的。

吴神庙里的神龙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