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吃货豪情,叫拼死吃河豚西部文

2023/5/7 来源:不详

“江流宛转绕芳甸”,一条长江带出一串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城市群,而镇江所辖的扬中,就是一颗绚丽的江中明珠。这颗明珠,没有雍容华贵,而是江水浸润,柔和纤美,贴近人性,有着生命的气韵。单说这江中水产,就极为丰富,鱼虾蟹鳖应有尽有。然而,最为名贵,在美食中大放异彩的当数江鲜河豚了。

拼死吃河豚,馋胆包天

河豚,学名河鲀,古名“鱼规”,俗名吹肚鱼,能“咕咕”作声,体呈纺锤形,紫鳍青背白肚皮,头圆尾小眼睛细,无鳞有荆刺。镇江原本只有三鲜流传,因河豚实在味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食,便把它列为镇江四鲜之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当年在比邻的常州任职时,曾经对河豚的美味发出了感叹。据说他看到河豚并不敢吃,人们推荐名厨老孙家的河豚,他也犹豫,说是冒死吃一次,之后,他大笔一挥写就了流传至今的千古七言绝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遍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代著名大诗人梅尧臣有诗曰:“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道出了河豚的名贵和鲜美至极。明代洪驹父诗云:“篓蒿短短芦芽肥,正是河豚上市时。甘美远胜西子乳,吴王当日未曾知。”不仅道出了清明前为品尝河豚鱼的最佳季节,而且用西施乳来形容河豚鱼之肥嫩鲜美。为此,民间有:“河豚开锅半里香,肝香留齿琥珀样。肋是龙肝入口化,皮有刺鳞暖胃上。汤热三遍鱼味在,怕吃想吃还要偿”之打油诗。

世界上河豚的品种有数百种,仅就有20种。扬子江一带多为东方豚。因它的鲜美,它的毒性,人类早就对它有所认知。公元二世纪《山海经》中即有“河豚有毒,食之丧命”的记载。左思的《吴都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对河豚也有记载。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有河豚鱼中毒方:“芦根煮汁,服之即解。”

据资料显示,河豚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倍,只需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河豚之毒,在它的性腺、鱼子、血液、内脏、皮肤、眼睛里。因此,做河豚的师傅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宰杀、洗涤、加工河豚必须非常小心,各个环节都有十分周密的程序和专门的操作规范。宰杀河豚时,以利剪从肛门处掏出内脏,将各脏器悉数盛于盘内,又挖出鱼眼,挤尽余血,反复以清水洗涤鱼身,直至无一丝血水为止。清除掉的脏器和鱼眼都不能与鱼肉鱼身混在一处,还得深埋。即使这样,在河豚上了餐桌,厨师要先当着客人的面吃上两块鱼肉,喝上一勺汤,并在10分钟不得离开。无事,客人才开始享受河豚的美味。

拼死吃河豚,追求美味置生死于度外,可谓馋胆包天了,也可知道河豚的美味。作家阿城说,吃完带一点微毒的河豚,就可以成为诗人,看来河豚兴奋神经的作用是很强烈的。

食得扬中河豚鱼,从此食鱼无滋味

河豚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含有烟酸、氨基酸、牛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磷、硒、锌等微量元素,能提供人体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其中具有抗癌、抗衰老作用的硒、锌含量,远高于甲鱼和河鳗。中医认为,河豚性温、味甘、有毒。具有补脾利湿、祛寒除湿的功效,可治疗脾虚,运化无力的大便溏泻,腹胀,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以及风湿,腰酸腿软,疼痛酸楚等病症。据说,吃河豚可以健胃。

早春二月,东方豚自外海到江河咸淡水交界处产卵,再回游长江,奔波逆流,四五月份到扬子江,年年如此,千辛万苦,初心不改。迢迢回游路,是野生河豚的成长路,也是一条生命的艰辛历程。据说,河豚回游生长最佳的距离是从入海口到扬中三百里长江水域,这里江阔水深,虫藻麋集,为河豚提供了丰盛的饵料,河豚长得肥硕健壮。加以扬中特有的一种秧草植物(三叶菜)佐料,鱼鲜更是别样风味,所以有吃河豚在扬中一说。

河豚鱼烧秧草

奶汤河豚

河豚入肴可烹制出多种名菜,如河豚鱼烧秧草、河豚烧菜苔、河豚鱼烧猪肉、奶汤河豚、炒河豚鱼片、涮河豚火锅等,都是打嘴巴不丢筷的美味佳肴。河豚鱼与猪肉同烧,汤汁胶粘,味极鲜美,用其汤汁为佐料下面条,更是别有风味。河豚鱼的皮,因外表有细刺,吃时要把面子翻进去,一口吞下。雄鱼的鱼白(精巢),入口即化,嫩胜于乳酪;鱼皮鲜美超过裙边,鲜、嫩、糯、香,几乎是滑进腹中,糯软可口,味美无穷,有一种说不清的美妙通过你的味蕾向全身蔓延。河豚宴更是吃遍河豚全身,如河豚珍珠米、河豚带子上朝、河豚狮子头、豚之最、明宫河豚、生涮河豚肝、美极河豚子等,代表了扬中河豚烹饪的最高境界。

在扬中民间,河豚有“一豚三吃”法:先是红烧,然后河豚烧秧草,最后是河豚烧泡饭。河豚中的上品公菊花豚,每年在清明前后都供不应求。舌尖上的美味和“冒险”并存的奇妙体验,让古往今来的食客们对河豚欲罢不能,难怪饕客们趋之若骛。北京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原局长苏秋成评价扬中河豚烹饪功夫时说:“食得扬中河豚鱼,从此食鱼无滋味。”

如今,在扬中的长江边,有一个巨大的河豚雕塑,其高度足可以在这个城市的诸多角落远眺。金黄色的外壳散发着高贵的气息,一条鱼作为雕塑而置放在旷野,还有其他的场馆外形也是河豚鱼造型,显示了河豚文化在扬中的地位。每逢烟花三月,水丰鱼肥之时,食河豚者云集。扬中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注重河豚文化这张名片的弘扬与挖。

年,扬中八位特级河豚烹饪大师联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扬中河豚菜谱》,精选了道河豚菜品,从传统的红烧、白煨到现代的刺身、点心,中西合璧,兼收并蓄八大菜系精华。与此同时,扬中还整理出“河豚文化丛书”,在河豚美食名师大厨的评比中,扬中获得“河豚之乡”的称号,形成了多方位的河豚文化,从而奠定了扬中河豚烹饪在业内无以撼动的王者地位。

正是河豚欲上时,但是人工养殖

上世纪80年代末,长江野生鲥鱼绝迹,此后野生河豚亦步其后尘,几近消失。刀鱼虽然生命力顽强,但是产量大不如前,身价一路飞涨,从寻常物变作奢侈品。长江大保护正逢其时,深入人心。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开始全面实施。长江沿岸,渔船逐一拆解,渔民陆续上岸,偷捕行为被严厉打击,就连“江鲜”二字都成了餐饮行业的敏感词。

告别了野生江鲜,但舌尖上的乡愁还有着落。长江江鲜养殖,逐渐成了一方富民产业。扬中的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江水仿自然人工养殖,河豚人工养殖的探索亦始于此时。年,一支南通团队率先在扬中开展河豚养殖的研究,据说:当时专家认为,扬中既是河豚的天然繁殖场,又是商品河豚的集散地,所以无论寻找野生河豚亲本或是寻找人工繁殖的路径,都应该是最合适的地方。

目前,扬中拥有各类规模生态养殖基地余家,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公顷,年产量余吨,特色水产养殖品种达20余种,获得了扬中河豚、扬中刀鱼、扬中螃蟹、扬中青虾4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不过,即便同样诞生在人工环境里,品质依然有高下之分。我国南方地区河豚养殖同样颇具规模,出产的河豚大量运往江苏靖江等商品河豚集散地。这也就意味着,在长三角吃到的河豚,没准“老家”是珠三角。虽然珠三角河豚产量大、价格低,但是长三角地区的养殖河豚品质更胜一筹。南方地区气温高,河豚养殖不需要温室,从小苗一路长到大,13到14个月就能出货。相比之下,长三角的养殖河豚要越两次冬才能长成,在人工条件下依然经历了模拟出的洄游过程,因此两者的品质断然是不同的。目前,长三角的养殖河豚零售价要比南方产的高得多,但是食客依然买单,市场说明了问题。

END

审核:朱振鑫

发布:朱振鑫

作者/来源:方志江苏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