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73哈尔滨的啤酒哈工大特别篇
2022/8/26 来源:不详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说明:由于本文过长,故分为上下两篇连续发布,每篇约字。
我的故事:
人生最幸运或者不幸的是,我在哈尔滨学会了喝啤酒,这相当于到楚雄玩烟叶子,去武夷山学泡茶。
生平第一次喝整瓶啤酒,是在高考之后的一次好友聚餐时,没什么感觉。在此之前是否喝过,也没印象。在我年少时,饮食匮乏,城镇居民的肉、油、米、面都是定量供应,酒是稀罕品,偶尔出现在餐桌上,也轮不到我们这些孩子喝。
啤酒更是特别,它只会在夏天出现,多是因为来了客人,打开一瓶,几人分食。南方的夏日里,啤酒和杯子都是热腾腾的——那个时代没有家用冰箱。主客共同慢慢抿,没多久玻璃杯中的小泡泡已是无影无踪,只留下一汪颜色和味道都很古怪的液体。自此我才理解,为什么有人将啤酒贬为马尿,做出这种比喻的很可能是南方人。但这逻辑也有问题,南方人怎么会知道马尿的味道?
第二次喝整瓶的啤酒,当然是在哈尔滨。哈尔滨人喝酒,比南方高出一个以上数量级。几个人喝一瓶啤酒,在这里闻所未闻。席间一瓶啤酒可以分着倒,若啤酒的瓶数若少于就餐人数,对哈尔滨人——或者说所有东北人——而言就是耻辱。一人一瓶是最差的,正常一顿下来,啤酒的单位是箱(24瓶),或者米(一排啤酒瓶的长度)。
早年的哈啤11°图片来源:收藏网啤酒之于哈尔滨,还有特别的意义,它是文化上的骄傲与碾压。任何一位本地酒客都会对你竖起拳头,朝天弹出几个手指头:“中国啤酒人均消费,哈尔滨,第一,青岛,第二。”
“第三呢?”我怯怯地问道。
“沈阳吧。”对方迟疑道,收起手指,接着又分别弹出食指和中指,“全世界,第一,慕尼黑,第二,哈尔滨。”
当年,面对着东北大汉迷离的目光和结实的拳头,我对这些统计数据深信不疑。多年以后,在青岛看到当地人洗完海水澡,穿着泳衣披着毛巾没羞没臊地拎着一塑料袋鲜啤往家里走时,开始对哈尔滨人宣称的国内排名感到疑虑。再一想,以八十年代中国人收入水平和恩格尔指数,那个世界排名更不靠谱,哈尔滨人总不成只喝啤酒不吃饭吧?好几年前,中国的啤酒总消费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人均也只过了世界平均数而已。
太阳岛11°图片来源:收藏网
以啤酒傲视中国的哈尔滨人当然有自己的底气。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于年诞生于哈尔滨(3年后才有青岛的德国啤酒厂),红肠、啤酒、大列巴这类西式饮食是哈尔滨人生活的标配,青岛除了啤酒,别的还是差了些。论起西化和开放的程度,哈尔滨远高于青岛。东方莫斯科是哈尔滨的美誉,东方慕尼黑那可是抗战前期美英出卖中国的阴谋。
到了哈尔滨我才知道,啤酒是一年四季的饮料。夏天,兄弟们一人一瓶,共享一盆自制的拉皮(见《寻味中国72东北大拉皮》。冬天,还是一人一瓶,靠着暖气往嘴里丢花生米。不是我们不想喝第二瓶,喝酒总归是奢侈的行径。不记得刚入校时一瓶啤酒多少钱,后来是五毛,我们离开时大约是七毛。同等价位,可以在食堂可以选份很不错的荤菜(见《寻味中国特别篇哈工大的溜肉片》。
啤酒的故事:
当时啤酒的价格,放到现在起码是二三十块一瓶。如此暴利,点燃了中国啤酒史上的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跃进。
前面提到,毛子和德国人在一百多年前将啤酒带到中国,之后数十年的发展却很缓慢。等到国人开始适应啤酒的口味,就到了缺衣少食的年代。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开始改善,百姓的餐桌更加丰富,吃饱了就想喝点,啤酒就成为被政府大力扶植的轻工产业。
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为何如此?了解历史就能明白。啤酒,作为现代世界排名第三的饮料(前两名分别是水和茶),诞生于公元前年的两河流域,那时候咱们夏朝还没出现呢。年来,尤其是在洁净水不能保证的年代,啤酒既是普通民众的安全饮品,又是日常饮食的热量来源。十字军东征时的大不列颠士兵,每日标配一公升啤酒;德国的母亲,早上用啤酒煮麦片喂婴儿······
古代中东浮雕图片来源:AmericanHom聊远了点。我想表述的是,啤酒,生产技术很简单,而且真的不值钱。经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应当还记得,那时候买啤酒要另付瓶子押金,一只被用过那么多次的破玻璃瓶子,押金竟占售价一半,就是因为瓶子才是最大的成本。到现在依然如此,相同的啤酒,容量更小的易拉罐总是比瓶装的贵。
其实,所有可以工业化快速生产的饮料,无论是啤酒,还是各类糖水、咖啡因饮料,成本大都在外包装上,在水里兑点东西又有多高成本?
回到八十年代。那时候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几十元,一瓶啤酒卖到五毛七毛,暴利到了什么程度?啤酒厂大多还是集体企业,上缴的税利直接进当地政府腰包。
于是,啤酒产业就在我读书的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爆发。据说,中央批了数十亿贷款,搞了专项工程,全中国几乎每个地级市都冒出了一个或以上啤酒厂,大大小小竟有八百多家。走到商店里,满眼都是商标花里胡哨的大绿棒子。电视里滚动播放着啤酒广告,俊男靓女们跟着迪斯科舞曲举杯欢跳,告诉你啤酒象征着青春、欢乐,其实就是放浪。
早期的哈啤广告图片来源:收藏网
暴利也带来了中国饮食行业第一次大规模地方保护主义。画地为牢使得消费者只能选择本地产的啤酒,有些地方抓异地运输贩卖就像是现在抓毒品贩子。黑龙江佳木斯的佳凤啤酒得过全国金奖,号称东北第一,我在哈尔滨也只喝过一次,还是家在佳木斯的同学放假后带过来的。
当然,在哈尔滨这种城市,市场保护也有一定的限度,大商场、饭店里都有国内知名的啤酒品牌,比如青岛、珠江、北京的五星等等。学校周边的食杂店里,卖的都是价格最便宜的本地啤酒,有一面坡的新三星、哈啤的太阳岛、阿城的泉雪等等。这些酒的味道都差不多,或者说,以我们年轻的味觉能力,还不懂得品尝。
新三星12°图片来源:收藏网我的故事:
让我的味蕾真正体会到啤酒美妙之处的,是年前后在哈市全面铺开的散啤,它是啤酒产业发展竞争的结果。散啤即散称的生啤酒,对应于瓶装的熟啤。啤酒诞生至今的五千年历史中,一直是这种随酿随喝的生啤,只是最近一百多年,由于巴氏灭菌法的发明,才出现这种能够长期保存的熟啤。
从工大一宿舍出门左拐,围墙外是护军街,出围墙右转几十米,是现在的贵新小区。当年这里还是一片平房,丁字路口左近有两家食杂店,平日里我们都是到这儿来买酒和下酒菜。
从一宿舍到食杂店图片来源:高德地图
这一年入夏,低矮的小铺面里赫然冒出一只巨大的钢铁怪物,形如立式锅炉般,这就是卖散啤的容器。每天上午,就有辆水罐车开过来,停下后,车上拖出一只粗大的黑色波纹管,接入到小店里。数百斤啤酒就这么顿顿顿地灌了进去。我总觉得像是清理下水道。
散啤当然是论斤称的。当年哪有什么塑料袋,买酒的要自带容器。男生们也不讲究,随便找个饭盆、暖水瓶就行,甚至还有抄脸盆去的。散啤也便宜,价格大约是熟啤的一半不到,一罐头瓶子才五分钱。记得我离开时,瓶装啤酒涨到了七毛,一升散啤好像是五毛五。
八十年代排队打散啤图片来源:网络散啤更吸引人的是它的口味。黏在嘴唇上长久不灭的泡沫,告诉你什么是酵母的鲜香,在没有家用冰箱的时代,它能带来哇凉哇凉的冰爽。仰起脖子大口灌下去,让对面人只能看到厚厚的杯底和大幅度起伏的喉结。最后,将厚重的玻璃杯蹾到桌子上,发出一声叹息,最好是打个酒嗝,这才是喝鲜啤的标准姿势。喝熟啤,总不会这么爽利。
从鲜啤到熟啤,通过现代食品加工,美妙的饮食竟然能被改造得那么沉闷无趣,就如将一只鲜活快乐的学渣丢入国企,逼着他成为一名机械而刻板的工程师。我就是这样。
年,离开了松花江之滨,我回到了长江南岸。有那么几年,啤酒在我的饮食目录中可有可无。尤其是遇到那种一瓶分饮的场合,我常常望着眼前的小玻璃杯,心中茫然——如何不失礼貌地将这杯东西像白酒般浅斟慢饮?之前大学生活或许就是一场梦境?
在太阳岛上喝啤酒的大学生图片来源:网络
上图这类在太阳岛上照片我也有。由于共同出游的几位校友失联了很久,出于尊重个人隐私,这种衣不蔽体的照片还是用网络公开的吧。
寻味中国之哈尔滨的啤酒,上篇结束。下篇明日发布,精彩更多,敬请期待。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