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的世外桃源当地人持刀抢劫,
2022/9/24 来源:不详晋宋易鼎,躬耕田园的大隐陶渊明写下千古绝唱《桃花源记》。讲述了住在武陵的一名渔夫,不知不觉迷了路,误入一个桃花源,桃花源里住着一帮世外逸民,过着“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渔夫吃了一圈美食打道回府,带人再来寻找,却“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聚讼的话题,千百年来被无数专家考证和索隐。虽然文中说武陵渔夫“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不知走了多远,方才遇到桃源,但是根据常理推测,他划着小船,也走不了多远。因此桃花源妥妥的就在武陵附近。
武陵就是现在的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民国时期叫作沅州。年,沈从文回到阔别13年的家乡,沿途写了11篇散文,结集而成《湘行散记》,路过沅州,写下《桃源与沅州》。
他开篇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中注定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人人皆知那地方是武陵渔人发现的,有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杀鸡温酒,表示欢迎。乡下人都是避秦隐居的遗民,不知有汉朝,更无论魏晋了。
千余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儿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
沈从文说,自古以来的读书人,都把自己当作武陵渔夫,想去桃花源吃点喝点,感受桃源中人的热情,看看桃源中人的幸福生活。但是生在桃源中的原住民,却并不感觉自己是遗世独立的逸民。
桃源洞离桃源县二十五里。从桃源县坐小船沿沅水上行,船到白马渡时,上南岸走去,忘路之远近乱走一阵,桃花源就在眼前了。那地方桃花虽不如何动人,竹林却很有意思。如椽如柱的大竹子,随处皆可发现前人用小刀刻划留下的诗歌。竹林里间或潜伏一二翦径壮士,待机会霍地从路旁跃出,仿照《水浒传》上英雄好汉行为,向游客发个利市,使人措手不及,不免吃点小惊。
桃花源没有桃花,只有竹林;桃花源中人并不热情好客,反而想要抢劫过往行人,就像梁山泊的好汉。
桃源既是个有名地方,每年自然有许多“风雅”人,心慕古桃源之名,二三月里携了《陶靖节集》与《诗韵集成》等参考资料和文房四宝,来到桃源县访幽探胜。真可称为桃源名产值得引人注意的,是家鸡同鸡卵。街头巷尾无处不可以发现这种冠赤如火庞大庄严的生物,经常有重达一二十斤的。凡过路人初见这地方鸡卵,必以为鸭卵或鹅卵。
桃源的特产是土鸡和鸡蛋,都很大。
桃源还有一种小划子,轻捷,稳当,干净,在沅水中首屈一指。一只桃源小划子上只能装载一二客人。照例要个舵手,管理后梢,调动船只左右。张挂风帆,松紧帆索,捕捉河面山谷中的微风。船上若有小水手,还应事事照料小水手,指点小水手。小船除此两人以外,尚需要个小水手居于杂务地位,淘米,烧饭,切菜,洗碗,无事不作。有了这样三个水手,再加上一个需要赶路,有耐心,不嫌孤独,能花个二十三十的乘客,这船便在一条清明透澈的沅水上下游移动起来了。
这个小划子便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夫捕鱼的交通工具。渔夫就是划着这样的小划子误入桃花源的。后世的“渔夫”们,纷纷来到桃源县,乘坐“划子”进入“桃花源”。
沈从文先生这篇散文,用平实简约的笔调,说出了一个简单无奇的道理:桃花源只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只是一个美丽的梦而已。
鲁迅说:沈从文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出现的最好的作家。
季羡林说:我觉得,作家中写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除了鲁迅先生,就是从文先生。湘西那片神秘的土地,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大白天下。
汪曾祺说:沈先生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的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黄永玉说:沈从文的文章像水一样平常,却能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滴石穿的力量。
钟阿城说,我读完沈从文的小说,只有一个感觉:相见恨晚。我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心中只有两个读者,一是自己,二是一个比我高明的人,谨慎删削,恐怕被他看穿。此人便是沈从文。
冯唐说,什么是最好的汉语文字?钟阿城的文字就是。他比王朔好,比王小波好,更比我好。但是钟阿城最佩服的汉语文字大家,便是沈从文。
贾平凹说,沈从文是成了仙的人。他的文字,有着别人没有的通透;他的小说,有着别人没有的纯蕴;他的散文,有着别人没有的意象。
《边城》是沈从文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沈从文说,我这本书专门写给那些“本身离了学校,或者始终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中国文字,在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民族在空间和时间下所有好处和坏处”的人看。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与《边城》一样,成为沈从文的名片,不读沈从文便罢,若读,必读这两本书。想要阅读中国最好的文字,想要了解湘西这片中国最神秘的土地,那就赶紧下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