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建起公益助学加油站
2022/11/23 来源:不详艺术学校的老师教孩子们学习陶笛。
志愿者为孩子们捐赠的物品。
你曾感受最温暖的时刻是什么?你记忆里的幸福又是什么?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有人陪伴他们玩一个下午,就是幸福;能拥有一本课外书,就是幸福;能看一场电影,就是幸福……
怎样让爱心和这些孩子精准对接?近日,哈尔滨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在呼兰区二八镇中心小学建立我市首个“公益助学加油站”。集纳社会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孩子。因此,孟家中心小学六年级的陆子浩有了崭新的棉鞋和温暖的棉衣,三年级的郭启明参加了葫芦丝社团,四年级的吴茜倩第一次吹响了陶笛,巴彦县特殊教育学校7岁的智障儿童小萧有了叔叔阿姨的陪伴……二八镇附近十七八个村屯的余名贫困、留守孩子渴望知识、渴望陪伴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我不要这些衣服,能多陪我玩会儿吗?”
说起办“公益助学加油站”的初衷,哈尔滨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武军给记者讲了两年前的一件往事。
当时,志愿者们去巴彦县特殊教育学校给有残疾的贫困孩子送冬衣。把羽绒服、帽子给孩子们穿戴好,志愿者们就陪着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整整玩了一个下午。临别时,志愿者们都上车了,7岁的小萧跑到车前,把身上的羽绒服和帽子都脱了下来塞给志愿者,眼神直直地望着他们。武军和几个志愿者同时说:“孩子快穿上,多冷呀!”小萧执意不肯,边撕扯着边着急地说:“叔叔、阿姨,这些衣服我都不要,你们能再陪我多玩一会儿吗?”听到孩子的话,志愿者无不眼含泪水。
12岁的张晴晴父母双亡,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小小的她过早地担起了家庭的重担;8岁的赵宇每天中午只有1元钱的午餐费,总因为交不上学杂费哭鼻子;父母失联,9岁的温小军跟着患有癫痫的爷爷生活,爷爷一直嚷着让他退学,小军的脸上从没有笑容;6岁杨阳的爸爸又外出打工了,他不得不寄养在大娘家。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总是怯生生的……爱心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利用今年的端午假期,走访了阿城区周边8个乡镇9个特困孩子的家。说起孩子们的境遇,志愿者几度落泪,每个人的心都是揪着的。他们深深地感到,简单的物质帮助很难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志愿者们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学习才有机会改变眼前的一切。
3天筹款5万元,建成“公益助学加油站”
武军说,哈尔滨市爱心公益协会年成立,成立之初只有五六个志愿者。哈尔滨东北抗联艺术团团长赵桂琴带着艺术团全体成员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更多的志愿者也加入到爱心服务中来,不到4年的时间协会的志愿者已经有余人。志愿者助学的足迹走到了呼兰区方台乡小学、杨林小学、孟家乡小学,巴彦县华山乡小学,巴彦县特殊教育学校,阿城区杨树镇小学和小岭中心小学,宾县民和乡中心小学等十余所学校,资助了近百名特困留守儿童。
在长期的公益助学活动中,志愿者发现哈尔滨周边乡镇的中小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一大半。很多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孩子一直在求学的边缘挣扎,才10岁左右的孩子就要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上学要徒步十余里,吃不上一顿热乎的午餐,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匮乏,除了课内知识,他们没有课外书,家里没有电视,更别提网络了。放学回家就忙着洗衣做饭,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留守儿童虽然需要生活上的帮助,但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和知识的给养。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决定,与哈尔滨市周边乡镇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中小学校共建一个“加油站”,整合社会爱心资源,持续公益助学。
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协会在网上发出公益筹款项目,3天时间,收到爱心注资达5万余元。协会迅速将这笔善款投入到“爱心公益助学加油站”的建设中。10月19日,哈尔滨第一个“爱心公益助学加油站”在呼兰区二八镇中心小学建成。
“加油站”里有电影看有书读,还有乐器课
目前,哈尔滨市明达公司、呼兰区金迪艺术中心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公益助学加油站”源源不断地注入爱心公益资源,帮助“加油站”下设助力站、图书角、电教区、创新园等功能区,捐赠文教用品、电脑、投影设备等。
现在,哈尔滨首个“公益助学加油站”已经在呼兰区二八镇中心小学建立了图书漂流站。学校的贫困留守学生凭本人学生证在“加油站”的助力站领用区内领取自己所需物品;志愿者通过电脑、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不定期为学生播放科教类、文学类、艺术类等视频;每个月播放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影院级别的电影;每周由专业艺术学校的老师免费培训和指导舞蹈、朗诵、读书、声乐、国际象棋等多类别社团的孩子们开展学习活动……每周必来的志愿者老师通过有奖读书、智力比赛、体育竞赛等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充满笑声。
武军说,哈尔滨市爱心公益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将继续调研,寻找合适的乡镇中心校,建立更多的公益助学“加油站”,让更多留守儿童渴望知识、渴望陪伴的梦想成为现实,为他们的成长加油。